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36計〉父母進校園 管對了嗎?

2008/10/13 06:00

文/呂政達

開學那個月裡,每個中、小學班級都要開親師聯誼會,討論子女在學校內的學習目標,來自各行各業的父母,自然也有各種意見。似乎大家都已接受,父母到學校參與學生事務,甚至擁有部分決策權的程度愈高,愈能增進孩子在校的學習效果。

其實,鼓勵父母參與學校事務,也可稱作全球性的教育風潮。2001年美國政府推出「不放棄一個小孩方案」(No Child Left Behind Act)時,「父母參與學校事務」是6個目標之一,許多州將大筆教育預算花在達成這個目標。然而,2002年,有4名教育學者Mattingly、Radmila等人卻在重要教育期刊上發表報告,他們分析41個父母參與的計畫,包括教室父母、簽聯絡簿、參加親師會議、父母到學校當志工等等,結果發現並不會增進學生的課業表現。

一直積極參與學校的父母們,其實也不用喪氣。Mattingly這4位學者只是說,他們的報告看不出來,卻未否定父母參與校園,關心學生在校生活的貢獻。那一年德州奧斯汀兩位學者韓德森和麥普回顧80份研究後說,父母的參與要直接與學生的課業學習有關的話,學生的表現仍有可能增進。他們特別提到3個重要的層面:建立可敬的關係、在家繼續支持學習、強調文化差異。

簡單的講,父母參與校園,不應事事通包,也需要目標導向和策略,最好讓父母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孩子的學校學習裡佔一席之地。不然,只是讓孩子在學校也發現父母的身影,卻不一定有助學業成就。

2002年教育學家威廉‧詹英斯提出一個與常識不太相符的報告,說資源較缺乏的地區和對孩子在學校教育期待原本就不高的鄉鎮,父母的參與對孩子的學業表現具有明顯貢獻。所以台灣有些資源短缺的鄉下小學校,由於沒有安親班、課後輔導甚至師資也較少,父母反而更願意參與、幫助孩子的學習。從學習心理學的角度看,那些由於人數過少而遭裁併的小學校,反而更能凝聚親師和孩子的三角關係。

【獻計】

美國喬治亞大學教育學家喬貝‧亞倫提倡「家庭知識基金」,值得參考。由於每個學生的父母本身都擁有某種知識和技藝,她要學生共同辨認、理解、學習父母們的「在地知識」,由於當地許多人家裡有牧場,她動員全班一起去學「與馬有關的知識」,就是相當成功的教育範例。

如果你就是個高度參與學校型的父母,記得,你的參與要有「目標導向」,這個目標愈朝向學生的學業表現,效果會愈好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