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這樣也能爭光〉跳街舞 從擔心變放心

2008/11/25 06:00

攝影/記者潘少棠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攝影/記者潘少棠

黃柏青。

十幾年來,台灣的街舞從非主流成為青少年普遍熱愛的活動,也出現許多表現亮眼的舞團,每年參加國內或亞洲區的比賽,爭取躍上世界大賽舞台的代表權。

邱仕惠(右)。(資料照/記者曹明正攝)

星期六下午,一間舞蹈教室裡聚集了一些三、五歲的小朋友,隔著大落地玻璃外,許多家長興致盎然地觀看著孩子手舞足蹈。

攝影/記者潘少棠

可別以為這些稚齡小童在學芭蕾,他們學的是「街舞」!

今年秋天,「Formosa」代表台灣赴德國參加世界街舞BOTY總冠軍爭霸戰(Battle Of The Year),拿到世界第三。

不過是十幾年前,凡是有青少年學街舞的,恐怕都會在家裡鬧點革命,因為在父母想像裡,跳街舞的青少年們「成天在外面混」,又怕其中有不良少年帶壞自己的孩子……,總之就是擔心!

把跳街舞變成一種事業來經營,還讓更多家庭的父母主動把幼兒帶來學習,黃柏青說,關鍵在於「沒有學壞」。

相較於今天這種由家長親自帶幼童上舞蹈教室學街舞的景象,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舞蹈教室負責人黃柏青,今年才28歲,跳街舞已經14年了,從單純的愛跳,到把跳街舞變成一種事業來經營,還讓更多家庭的父母主動把幼兒帶來學習,黃柏青說,關鍵在於「沒有學壞」。

攝影/記者潘少棠

黃柏青說,他從國中就對街舞充滿興趣,但當時國內沒什麼街舞活動或教學,直到1994年時,由美國回台灣出唱片的LA Boy,在台灣造成一股跳街舞的風氣,他也開始正式學習街舞。

攝影/記者潘少棠

最初父母真的很擔心,兩年後,他因為跳街舞的表演拿到第一份薪水,父母很驚訝,開始抱持觀望的態度,之後,黃柏青與夥伴們有機會上電視伴舞,「最高紀錄曾一年接了兩百多場case,還幫父母支持的候選人站過台。」漸漸地家裡也就很放心。

不過,黃柏青強調,讓父母放心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校功課也變好。原來黃柏青很不愛念書,沒想到因為跳街舞上電視在學校被注意到,居然升起一種「榮譽感」,「突然發現,好像不可以遲到早退,學校成績吊車尾也很丟臉,所以就開始很拚,」黃柏青笑著說,「要維持形象!」

後來自己開舞蹈教室教街舞,黃柏青也都要求學員要先讓家人放心,「剛開始常有家長來爭吵,因為很多學生一頭熱,一直泡在這裡,忽略其他應該做的事。」黃柏青說,跳舞是要開心的,但不能因此讓家人擔心。

<進軍世界大賽>為國爭光 雲門行我們也行

十幾年來,台灣的街舞從非主流成為青少年普遍熱愛的活動,也出現許多表現亮眼的舞團,每年參加國內或亞洲區的比賽,爭取躍上世界大賽舞台的代表權。後來,黃柏青與其他舞團的舞者另外組合了一個夢幻團隊,叫「Formosa」,成員來自不同城市的舞團菁英,目標是進軍世界大賽。

「Formosa」的團員有學生、有舞蹈教師,為了配合所有成員的空閒時間集合練習,他們的排練時間幾乎都已是半夜十點到凌晨一點,可說相當辛苦,卻都很堅持。

今年秋天,「Formosa」代表台灣赴德國參加全世界四大街舞比賽之一BOTY總冠軍爭霸戰(Battle Of The Year),拿到台灣有史以來最好的排名--世界第三。BOTY素有街舞界奧運之稱,是所有街舞舞者夢想的舞台,過去台灣最好的成績是曾在19國中獲得第8名。

黃柏青說,參加世界大賽不僅是亮相競技,也是一種觀摩學習,現在的舞者已不自滿於上電視為人伴舞,或組街舞合唱團體於娛樂圈發展。透過比賽刺激自己更上一層樓,由為明星伴舞走向街舞界的「明星」,黃柏青說,「我相信雲門行,有一天我們也行。」

<明日之星>邱仕惠愛街舞 只睡4小時

現就讀高三、才17歲的邱仕惠,是Formosa街舞團體裡年紀最小也是資歷最輕的成員。實際上邱仕惠從小學五年級就吵著要學跳街舞,一開始家人很擔心,觀察一段時間確認他沒涉足不良場所才放心。

愛跳舞卻不怎麼愛讀書的邱仕惠,國三時面對升學問題,但由於被老師發現他的體育天分,人生轉了彎,以「有氧競技」冠軍獲保送進入南湖高中體育班。近三年來,邱仕惠在校接受準國手的標準訓練,每天上午專注於學科,下午至少三小時的有氧競技訓練,在男單項目裡,目前仍可算是同齡中最優秀的。

但是,邱仕惠還是無法忘情於街舞,尤其當「Formosa」成軍找上他,為了配合其他團員排練時間,往往必須在放學回家後,晚上八、九點再出門,練到半夜一點多才回家。

父母剛知道時都很傻眼,但為讓父母放心,每次排練完,不僅團長黃柏青都親自送他回家,而且,他很ㄍㄧㄥ,因為怕學校有意見,所以即使因為街舞練習,晚上只睡四個多小時,他總是努力讓自己不遲到早退,無論課業或有氧競技的訓練都兼顧。

●街舞B-BOY小百科:

一般都會用「B-boy」來簡稱街舞團體,即「breakin boy」意指跳街舞的男孩。街舞是起源於美國城市黑人青少年的一種文化,他們在街上跳舞、牆上塗鴉、玩節奏強烈的音樂,藉以發洩情續,因此有時會招來異樣的眼光。

發展到後來,證明了這些美國黑人青少年的文化,不管是音樂或舞蹈,都有渾然天成的動人元素,它足以跨越種族的色彩,成為全世界青少年共同的熱愛。

不過,從街頭走入舞蹈教室後,看待街舞有更專業技術的眼光,他們有很多高超的「地板動作」,都來自不斷地學習與創意發想,並以「尬舞」為樂,從挑戰別的舞者的過程裡,發展出更精進的內容,所以也有人稱他們是「地板舞者」。

黃柏青說,對「B-boy」來說,最重要的是「態度」,用高難度的肢體動作及臉上表情,「擺出來給人家看」,所以往往帶著「挑釁」的意味。用挑釁的態度互相尬舞,一方主動出擊,另外一方回尬。對B-Boy來說,就是一種交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