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36計〉帶著寶貝上班去

2009/02/02 06:00

文/呂政達

從春節前就聽說,有些公司將「無薪假」改成「縮短工時」,這麼一來,爸爸有時間送小孩上學,媽媽也可提前回家做晚飯,家庭角色和工作世界時間重做分配,藉此拉近有些生疏的親子關係,也算是金融海嘯的意外收穫。

然而,也有人悄悄告訴我,快要生貝比的職業婦女現在也不敢請產假和育嬰假了,惟恐休完假後回去公司,工作已經不保。嬰兒生下來後,如果爸媽仍須上班,保母費也是一筆沉重開銷,準媽媽捧著大肚子說:「難道,我可以將嬰兒帶到公司,一面工作一面照顧小孩嗎?」

其實,帶嬰兒上班,確實是美國企業界近年興起的風潮。非營利組織「職場育嬰機構」曾經提出全美117家對嬰兒友善的企業名單,鼓勵想將嬰兒帶進職場的員工投效這些企業。當然,這些企業必須增設嬰兒遊戲房、哺乳室、親子廁所等設備,但眼光放長來看,卻能增進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也顯得有人味。

范媽媽有個3歲女兒,她認為要台灣企業做到「職場育嬰」,要公司同事一起願意配合。「女兒剛會走路時,我偶爾帶去公司,同事會覺得新鮮好玩,卻也有些男同事會覺得被影響到。」范媽媽認為,如果公司願意鼓勵員工帶嬰幼兒上班,並做好軟硬體規劃,必定能讓爸媽更安心。

將嬰幼兒帶進職場,對嬰幼兒的身心發展是件好事嗎?其實,人類從很小時候開始,對周遭環境有著哺乳類的敏銳感覺,襁褓時期,媽媽必須工作,離開小孩身邊,嬰兒其實會有所感應,許多心理學研究證實了這種母子感應。因此,如果母子的感應不曾中斷,將有助發展、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

職場有小嬰兒出現,聽起來還真有些匪夷所思。有家出版公司的高級主管將兩個月大的孩子帶去上班,一段時日後,她說,同事習慣後,工作環境變得較輕鬆,臉上笑容變多,講話聲調也變溫柔了。我問:「把育嬰和工作角色放在一起,會不會很辛苦,覺得最困難的是什麼?」

她說:「最困難的是老闆,先得改變老闆的觀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