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反叛的凝視>6之1 哈維.米克在樓上

2009/03/03 06:00

哈維.米克在二樓窗口露出燦爛的微笑。(攝影◎張鐵志)

文◎張鐵志

2006年我來到舊金山,進行一場反叛文化史的考古之旅。

舊金山一直是戰後美國的自由天堂。50年代後期,垮掉的一代作家在北灘啜飲espresso、嚎叫解放的詩歌;60年代後期,嬉皮們在海特區(Haight-Ashbury)追求迷幻烏托邦。在70年代,同志們占領了卡斯楚街,而「街長」(The Mayor of Castro Street)是哈維.米克(Harvey Milk)。

米克在卡斯楚街開一家照相館,自己就住在樓上。後來為了爭取同志和其他弱勢者的權益,他決定參選舊金山市議員。1977年,他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公開同志身分競選而當選的政治人物。但一年後,他就被槍殺身亡。米克成為同志平權運動史的悲劇象徵。

這個電影般的真實人生故事,在最近被好萊塢拍成電影《自由大道》(Milk),由西恩.潘主演、葛斯.范.桑導演。

我走在這條如今成為觀光勝地、掛滿彩虹旗的卡斯楚街,走過著名的卡斯楚劇院,來到彼時哈維.米克的照相館。曾經,這裡人潮熙攘,是社區同志們的小小城堡,是哈維.米克的競選總部。

當我站在門口對著舊金山的陽光抬起頭時,竟看到米克在二樓窗口露出陽光燦爛般的微笑。

我看到他衣服上寫的,也是他一再傳遞給這個世界的訊息:「你必須給人們希望。」是的,在那個同志受到嚴重制度與非制度性歧視的時代,他一直挺身鬥爭,即使面對死亡的惘惘威脅,即使他最終在這場文化戰爭中被真的子彈殺害。

無論如何,哈維.米克始終在前方為我們秉持著希望的火炬。●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