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搖滾農婦初體驗 6之2> 地不平

2009/03/12 06:00

初生的稻,看那莖。

文.攝影◎吳音寧

換個角度再看秧。

播田的那天,駕駛播田機的小學同學對我抱怨到,「厚,妳的田很難播耶,一邊高一邊低,一邊山一邊海。」他的意思是,我的田,地不平。「山區」地勢高,土泥乾硬,秧苗很難插進去;「海區」地勢相對低窪,泥濘軟趴趴的,秧苗插進去往往站不穩。

為什麼會一邊山一邊海?這得回溯到整地時,因為疏忽因為大意,因為缺乏經驗與技術等原因,整出傾斜的田地。傾斜一開始是看不出來的,但引水灌溉後,沿著水勢便浮現了。

水沒有形態,逕往低處流。若要讓山區維持有水的狀態——而水不停不停地往下流——海區勢必淹沒得秧苗宛若海草在海底;若要維持水位淺淺的海區,山區又太乾了。我問務農經驗豐富的小學同學,該怎麼辦?他教導我,在山區與海區之間築「軟岸」,用泥巴堆出軟軟的「圍牆」,阻擋水全面往低處流。但縱使是這樣,從播田的第一天開始,山區與海區的秧苗們,便註定是兩款出身,像在不同家庭、不同階級、不同社會裡長大的小孩。

乾硬的土泥可類比為艱困的環境,秧苗必須費力往下扎根,成長速度慢;水中的軟泥恰似富裕的環境,秧苗容易長高,不過可能會「軟絲、軟絲」(台語,沒力的意思)。我看著我一邊山一邊海的田地,當海區的稻叢已經抽高,會隨風搖擺,山這邊的孩子們,仍個頭矮小,楞楞地站著。我不免想起有錢人家與窮人家的小孩,想起城市與村莊小孩的差異,也想起那造成地不平、社會傾斜的歷史因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