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36計〉電視神童? 純屬剪接

2009/03/30 06:00

文/呂政達

看電視是現代孩童除了睡覺外,最常做的事。關於電視對兒童的身心效應,已經有相當多的討論和研究,我們也想知道,看電視,對孩童的創造力有幫助嗎?

美國有項針對2到12、13歲形塑階段孩童所做的研究,發現美國孩童每周平均看30個小時的電視。擁護電視的人說,「不看電視的小孩,創意和常識都會落伍。」電視確實能提供真實成人做不來的娛樂效果,卻也會讓孩子遠離其他有益發展的活動,這就是「電視替代理論」。

忙碌的爸媽還想知道,有辦法靠讓孩子收看電視,而提升創造力嗎?答案顯然是會讓他們失望的。心理學家Mark Runco就說:「所有的電視節目都將思想和自我的表達降縮到最低程度。電視的確只允許被動順服的行為,但是創造力需要互動、反應、評價和自我表達。」

有一年,我擔任電視金鐘獎兒童節目評審。評審最後分成兩派,有一派主張電視節目只要像唱遊,呈現兒童快樂活潑的特質即可,卻有位心理學教授主張,那種節目裡,孩子只是在順從大人指揮,一點也無助於創造力的發展。後來,那年的決審會連開3小時,選出一個在唱遊和創意思考比較中間點的節目。

後來,我和一位電視兒童節目的製作人聊起來,問他電視兒童節目為什麼看不到兒童的創造力和探索過程?他無奈說,創造力和探索需要時間,但節目才30分鐘,扣掉廣告,常常上電視的兒童不照腳本就要喊卡吃螺絲,哪有時間做探索。我恍然大悟:「強調創造力的節目,卻不能讓孩子太有創造力。」製作人說:「應該是說,經過剪接,電視上的兒童看來都像神童,其實那是電視『創造』出來的效果。」

這類電視節目看久了,我們也總以為,有創造力的孩子一定得比照神童標準。收看這類兒童節目時,爸媽最好提醒自己和電視機前的孩子:沒有啦,他們才沒有那麼厲害,那只是剪接的效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