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被操弄的人生

2009/05/20 06:00

◎庄腳人

有位年老友人平常為人豁達開朗,也不迷信,他認為人的命運「操之在我」,凡事不會被誘惑也不怕威脅,很有自信地堅持原則。但因小時候接受日本教育,日語已成為他的第二母語,而在說北京話時,常因四聲分不清,發生啼笑皆非的誤會,例如把「復健」說成「福建」,鬧出了不少笑話。但只要說起日語卻十分流利,因此他認為如果用台語、日語、北京語混合談話,就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心意。所以有時會被有心人說,他是皇民化的台灣人。

這位年老友人最近應一所大學邀請,要他演講人生的經驗。他認為大學生學的是北京話,不但聽不懂日語,有的連台灣話都沒有全通,因而害怕自己會被誤會甚至譏笑。因此像他這樣本來很有自信的人,也不免產生動搖與疑惑,認為人生的命運,有時得以自主性地操之在我,但有時候也會受到環境背景的他力影響,而感到無可奈何。例如他從八十多年前自母胎出生落地時,就是日本國籍的台灣人,受的也是日本教育,成人後無論在市場、車站等一般公共場所等,所聽到或所接觸到的是日語社會。然而,這是他自願自定的人生嗎?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人離開台灣、回去日本,來了一大批中國國民政府的軍隊及接收官員,以及一些百姓。但這些從中國來的軍、官、民所說的語言,大多數的口音都不一樣,稱之為「普通話」。而各級學校中原來採用的日語教育,慢慢也改為從ㄅㄆㄇ開始學起的北京話;新聞報紙也改為日文、中文並用,並且慢慢取消日文,全部改為中文;社會上的交談語言,也從原先的日語慢慢地混合台語與北京話,以至演變成當今以ㄅㄆㄇ拼音,再分為四聲、發音正確的北京話,比在終戰時從中國來的人所說的普通話更為標準。

然而終戰後沒多久,在中國大陸,國民黨與共產黨發生內戰。很快地,國民黨戰敗轉進台灣,繼而國民政府也從南京遷移來台。並開始以「反共抗俄」、「殺朱拔毛」、「檢肅匪諜」、「收復國土」、「漢賊不兩立」、「以三民主義光復大陸」等做為國是政策,並在各種集會時,高呼這些口號,到處也都是這些標語和看板。尤其在貨幣改制方面,還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等社會變革。這些環境背景也改變這位年老友人的人生命運,但亦並非其自願自求所得的人生。

尤其說為了「保密防諜」,台灣實施世上史無前例的長期戒嚴;以至由人民直選出來的李登輝總統所說的「與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後來的陳水扁總統也說「一邊一國」,以至現任馬英九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戰、終極統一」等,在不同時空裡,不同主政者的施政方針,都會影響所有人的人生命運。尤其從美國如洪水般的金融風暴,影響波及全球經濟危機來看,誰能有幸避免這場災害呢?所以這位年老友人的講題,最終便訂為「被操弄的人生」。●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