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每天15分鐘 培養孩子起飛

2009/06/29 06:00

圖/鍾淑婷

文/丘引 (寄自美國)

圖/鍾淑婷

如果每個家庭每天有15分鐘是共同時間,這段時間全家人一起做相同的事,這樣孩子不但學會做家事,也樂於做家事,還懂得惜福,豈不一舉多得?

我的好友娜里尼的女兒被喬治亞理工大學錄取了,我們很為她高興。喬治亞理工是喬治亞州最好的大學之一,被錄取的機率非常低。

娜里尼的女兒沒有離家過,她家的飲食以印度菜為主。現在,娜里尼開始擔心,她的女兒什麼菜都不會做,也沒有做過任何家事,住在學校的宿舍,吃學校的伙食不適,怎麼辦?

有一個韓裔的醫學院學生和我交談甚歡,他說他每個週末都要回家一趟。他的家在兩個小時車程的亞特蘭大。我問他,汽油那麼貴,每星期回家幹什麼?

他大剌剌的說:「我回家拿一整個星期的食物啊!我媽媽每個週末為我煮一整個星期的食物,讓我帶回租房子的地方。我也順便把一星期的髒衣服拿回家給我媽媽洗。」我問他,這些事情他不會做嗎?男孩搖搖頭說,開車回家拿比自己做還快。

電腦科學Java課共一百分鐘,下課已經是早上11點了,我的好友湯姆喊著:「我餓扁了。我要去餐館用餐。」湯姆4歲時,從越南和父母移民美國,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我問他,沒有吃早餐就上學?他光明正大的說:「我媽媽做早餐,但我起不來,所以我每天空著肚子上學。」我問湯姆,他自己會做菜或做家事嗎?答案當然是「不會」。

一個華裔大學女孩來我家借住兩個月,我們吃完晚餐,我問她:「妳願意洗碗嗎?」她嘴巴說好,身體卻沒有動靜。於是,我問她,「妳會洗碗嗎?」答案是不會,「我沒有洗過碗。」我帶她上超市買肉,她問我那是什麼,我說:「豬肉和雞肉。」她說:「我沒看過生肉。我只知道餐桌上的肉。」

以上四個即將入大學或是大學生,他們都來自於亞洲。他們的共同點是「不會做家事,也沒有做過家事。」因為他們的媽媽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他們只管讀書和拿好成績回家。

<美國家庭>做家事 培養獨立

相較於美國學生的獨立能力,亞洲的學生似乎在生活能力上弱了一大截。

培養孩子做家事,事實上,是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做家事難嗎?我的美國朋友告訴我,他和弟弟兩人從6歲就開始墊著椅子洗碗,他的妹妹們也不例外。我家的規矩是做菜的人不必洗碗和清理廚房。換句話說,沒有下廚的人得聯手做飯後的清潔工作。

如果每個家庭每天有15分鐘是共同時間,這段時間全家人一起做相同的事,例如打理剩菜、整理餐桌、洗碗、清理廚房和刷洗瓦斯爐等。15分鐘的家庭時間帶來的是美好和溫馨的善後,這樣孩子不但學會做家事,也樂於做家事,還懂得惜福,豈不一舉多得?

愛孩子,是讓孩子有學飛的能力。要能飛,就得在家多做、多磨練,否則,到了外地,孩子的翅膀折斷了,父母豈能睡得安穩?

從現在開始,每天培養孩子學飛,就從「家事」起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