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 是老爸老媽 也是老師

2009/09/27 06:00

〈徵文大拼盤〉
是老爸老媽 也是老師

圖/王孟婷

〈徵文大拼盤〉
是老爸老媽 也是老師

教師節就快到了,在我們向全國教師說聲謝謝的時候,對於家中爸爸或媽媽也是老師的子女而言,到底是雙重壓力還是備受關愛呢?

〈太多關愛〉

言行被監視 聊天被當報馬仔

文/楊詠晴(桃園縣)

身為老師的小孩就是會被特別關注,一言一行都受到嚴格的限制。即使大人嘴裡不說,但是其他的小朋友也會因為既定印象,來限制我的一舉一動。

我國中的時候,因為母親是國中老師,所有的任課老師和導師全是她的眼線。雖然母親沒有「刻意經營」,但是,那些老師就像是雷達回傳器一樣,總是一五一十把我的狀況回報。

更扯的是,我好不容易離開國中,心想應該是沒有人會在暗中觀察我了,結果,我高一和高三的導師不是國中老師的老公,就是過去的同事,連學校的教務主任都是母親的朋友。

會被老師特別關照,感覺很不錯,可是壞處就是因為跟老師很熟,所以大家覺得我就是標準的報馬仔。其實這也不能怪我,因為我習慣和母親聊天,多少都會提到班上的狀況,有時我一疏忽,我的母親就發揮了「守望相助」的精神,向該位老師陳情去了。

雖然不是名人的小孩,可是也背負著壓力。有時還真是希望家長不是老師!

會被老師特別關照,感覺很不錯,可是壞處就是因為跟老師很熟,所以大家覺得我就是標準的報馬仔。其實這也不能怪我,因為我習慣和母親聊天,多少都會提到班上的狀況,有時我一疏忽,我的母親就發揮了「守望相助」的精神,向該位老師陳情去了。

雖然不是名人的小孩,可是也背負著壓力。有時還真是希望家長不是老師!

〈激勵本能〉

在校天之驕子 背負重任

文/黃宣晟(屏東市)

我的爸媽都是國小老師,而且都在同一所學校任教,順理成章,家中三個孩子當然都義無反顧「捧場」到底了,所幸學校老師有默契,力行「易子而教」,省卻了多少無謂的困擾。

擔任老師的家長,萬一孩子不成材,這麼多的家長看在眼裡,豈不落人口實;自己的孩子都教不好,還配「為人師表」?居於這樣的心態,回到家裡爸媽嚴格督導自然不在話下,背負這樣沈重的壓力,卻訓練我成了「小大人」的持重。

家裡「難過」,在校可是天之驕子,班上有好康的,絕對少不了推我出來代大家爭取榮譽,還好本人也好勝,舉凡作文、書法、美術等競賽都是常勝軍,太多的獎品,我都提供同學使用,彰顯了班級也讓爸媽極為受用,國小校園生活多采多姿!

進入中學換了環境,「關愛的眼神」突然消失了,雖然大家一視同仁相待,壓力不再,卻似乎少了說不出的那一份「安全感」,不過塞翁失馬,也因此讓我養成更為獨立。

〈沒啥改變〉

高中母女同校 保持低調

文/喬意斯(台北縣)

女兒也就讀我所任教的高中,入學之前我們就先溝通彼此的想法,最後達成的共識是:保持低調,這樣會有更大的自由空間。

在校園中,我們就是一般的老師和學生,我也叮嚀孩子要為自己負責,她不會因為媽媽是老師而享受到什麼特權,我也告訴孩子她在各方面的表現,媽媽全盤接受,提醒她不要因為媽媽在學校的角色而備感壓力!

現在孩子已經高三了,昨天我問她:「跟媽媽同一個學校有沒有什麼好處壞處?有沒有造成妳的壓力?」她回答:「還好啦,沒什麼壞處!好處就是彼此有個照應,忘了帶衛生棉可以去跟妳拿!」這樣的回答雖然有點無厘頭,但還不賴!表示她跟媽媽同校還滿優遊自在的!

很巧的是,我讀小學時,爸爸也在同一所小學任教,那時我們兄弟姐妹常會感受到老師特別的關照,在各方面的表現也會受到特別注意,也常有機會參加各種競賽,也常獲獎,也因此得到不同的老師的鼓勵,形成一種好的循環,讓我們知道自己的潛力是可以開發的,這是我在小學時,感受到跟爸爸同校的最大優點!

〈差點出糗〉

享有特權 但也付出代價

文/李小寶(桃園縣)

念小學時,爸爸也在同一所學校任教,所以我頗受學校老師照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冰開水。

現在全台的各級學校飲水機皆供應熱、溫、冰三種飲用水,但是我小學時,只有教師休息室才有冰開水可以喝,因為我是老師的小孩,當然可以正大光明走進去享用,真是羨煞班上其他小朋友。

其實當老師的小孩還伴隨有一點點的壓力,就是學科成績一定要比別人好。有一次導師要做數學的教學演示,剛好爸爸也到班上來觀摩,那天好像是六年級的珠算吧,導師刻意安排我上台答題。

數學是我的罩門,我心想慘了,結果那天導師出了一題簡單的除法,大概是台下老師太多了,又加上爸爸兩隻眼睛一直瞪著台上看,我兩隻小手撥弄珠子,解了好久還解不出正確答案,最後還虧導師在一旁偷偷暗示我,才終於把題目算完了。

後來上了國中我絕不主動把爸爸的職業告訴其他同學,以免又被高標準對待。因為有個當老師的爸爸,不見得會有特別聰明的小孩啊!

〈真不自由〉

線民一堆 處處受監視

文/ 阿彤伯(台北市)

進入中學後我一直很努力念書,想考個外縣市名校,脫離我最早的求學環境,這無非就是因為我母親是小學老師,且「恰巧」就待在我就讀的學校服務。

行走於校園隨時都得保持最佳的笑容與禮節;課堂中永遠得表現的非常積極向學;我總是小心翼翼,以免在學籍卡上留下不良紀錄;如此這般的壓抑,實可歸咎於隨處可見的「線人」。我若是稍有不慎,先是得在學校得接受一次懲罰,回家還得再接受母親的諄諄教誨。猶記我在小學畢業典禮時熱淚盈眶,並不斷聽到有人對我說:「嗚……我也跟你一樣很捨不得離開。」殊不知我是為了自由的空氣而喜極而泣。

今年暑假與媽媽聊起了往事,才知道當年她為了就近照顧,到處奔波研習,費了不少心血;也才知道承受不起毒辣陽光的我,每次朝會蹲在隊伍的後面喘息時,總有個人站在我身後替我創造專屬庇蔭,時至今日,不論我身在何方,這個專屬庇蔭都會在我身後,替我遮風避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