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健康百寶箱〉家庭壓力管理 新流感免驚

2009/09/28 06:00

H1N1和一般季節性流感差不多,只要做好個人健康照護即可,不要存有災難化的想法。(資料照/記者林明宏攝)

文/柯俊銘

從口罩、耳溫槍賣到缺貨,新流感造成的焦慮可見一斑。
(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大家能夠對新流感建立正確的認知,每個家庭做好壓力的管理,就可以減少無謂的困擾……。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比方說勤洗手,可降低染病風險。(資料照/記者李容萍攝)

近來,H1N1新流感的疫情似乎有增溫的趨勢,隨著患病的個案數攀升,無形中也牽動民眾敏感的神經,害怕自己或家人成為下一個受害者。從口罩、耳溫槍賣到缺貨,甚至有人高價採購「克流感」備用來看,造成的焦慮可見一斑。

雖然這一波的新流感來勢洶洶,但該類病毒的威脅,以目前的醫藥科技水準而言,無論是在預防與治療上,其實都有足夠的能力因應。

倘若大家能夠對新流感建立正確的認知,且身心事先做好準備,或許就可以減少無謂的困擾。

<家長看過來>8個建議 管理壓力

針對H1N1新流感所引發的全球性恐慌,美國心理學會(APA)於不久前曾提出以下建議,有助於每個家庭做好壓力的管理:

1.理性看待:

專家指出,H1N1和一般季節性流感差不多,即使感染也多屬於輕症,若能及早發現並投藥治療,痊癒率高。所以只要配合政府衛生機關的宣導,隨時提高警覺,並做好個人健康照護即可,不要存有災難化的想法。

2.掌握資訊:

蒐集有關新流感的資料,增進個人對於該疾病的了解,並明白政府衛生機關目前採取的處置措施,如此才知該如何應變。為避免道聽塗說或所得資訊有誤,最好以疾病管制局或其他官方責任單位發布的內容為準。

3.懷抱希望:

雖持續有重症住院的案例出現,但不要以偏概全或鑽牛角尖,如此只是自尋煩惱。對於現今醫療應存有信心,平時也節制對於新聞媒體的接觸,畢竟過度渲染或危言聳聽的報導,只會讓人對未來感到悲觀與無力。

4.養生保健:

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充足睡眠等,藉以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另外,也要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比方說勤洗手、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且避免前往人潮聚集處,降低染病風險。

5.預做計畫:

思考若有感染案例發生在身邊,自己被迫得居家自主健康管理時,生活起居要如何安排。或者是有親屬染病時,個人要如何提供照顧,並防範遭受感染。所謂「未雨綢繆」,提早擬妥配套方案,以免屆時手忙腳亂。

6.交換意見:

和孩子一起談論對新流感的看法,鼓勵表達感受,過程中不要怕其擔心而羅織謊言,應開誠布公,且陳述的內容也要符合他們的心智程度。此外,生活例行事務盡量維持正常運作,若因流感而需改變,也要坦白告知。

7.維持聯繫:

穩固社會支持系統,暢通社交網絡,透過人際之間的交流,不僅情緒可以有抒發的管道,且能獲得新的資訊。如果受限於疫情而無法與他人面對面互動,可善用電話、網路即時通或電子郵件等其他方式溝通。

8.求助專業:

或許你已經盡力調適,但仍然無法消除對H1N1新流感的憂慮,焦躁不安的情緒已影響每天的生活,甚至因此失眠、食慾不振,此時不妨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以免因壓力過大導致其他身心疾病的發生。

前陣子,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某公開活動中,呼籲人民只要做好警戒(vigilance)與準備(preparation)的工夫,新流感就不足以畏懼。若每個家庭也能抱持同樣審慎的態度面對,並強化內在心理建設,相信終能安然度過這波大流行。(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