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坐在塞納河畔

2009/11/04 06:00

◎李敏勇

坐在塞納河畔

心裡默念著〈死亡賦格〉

保羅.策蘭的一首詩

從沉入河底的靈魂

映現在水影水聲

彷彿遇見

就在那影聲裡

詩常在靈魂長存

語字的花是不會凋謝的

意義的芬香也一樣

在巴黎

也會想到保羅.艾呂雅

他們的行句都曾經

被我轉化在我們的文字

河水悠悠記憶也一樣

納粹德國

將詩人的命運連結在一起

一是集中營大屠殺讓非德國的

德語詩人心靈流亡

一是在自己的國度抵抗占領軍

詩人何為?

在那樣的時代

用扭曲的德語進行痛苦的反抗

超現實主義者在反抗軍陣營

這既是夢也是現實

詩人何為?

Liberte′, E′galite′, Fraternite′

這三個法文語詞在詩人的心裡

不會死滅

流入大海流到世界流向遠方

註1: 保羅.策蘭(Paul Celan, 1920-1970)出生於羅馬尼亞的猶太裔德語詩人,以五十之齡在巴黎塞納河投水自殺,被認為是大屠殺的見證詩人,〈死亡賦格〉是他的一首名詩。

註2: 保羅.艾呂雅(Paul Elvard ,1895-1952),法國詩人,二戰時納粹德國占領下完成了許多抵抗詩,也是反抗運動參與詩人。保羅.策蘭有一首詩〈懷念保羅.艾呂雅〉。

註3: Liberte′, E′galite′, Fraternite′,自由、平等、博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