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 番茄入菜 美味沒負擔

2010/01/24 06:00

文/梁瓊白

我不喜歡生吃番茄,但是非常喜歡用番茄做菜,完全不含人工甘味的甜美,用它做湯底更是媲美骨頭高湯,既營養又低熱量,美味無負擔。

這季節正好小番茄盛產,不同的品種各有不同的口感,大都當水果吃,可是我曾經在一家義大利餐廳吃過一道小菜,用的正是這種小番茄,外皮有點皺,所以應該是加熱過,只用橄欖油和果醋調味,另外加入切丁的起司和葡萄乾,非常好吃的一道開胃菜。

義大利人是最擅長料理番茄的民族,使用量極高,用番茄入菜的口味無論發揮在麵食或菜肴上,都有讓人讚賞的傑作,而且多半花了極長的時間去燉煮,不像東方人以涼拌或快炒的方式表現風味,比較起來,歐洲人對番茄的喜愛及運用似乎比東方人來得廣泛。

用番茄做菜,除了香甜還有配色的效果,最家常的就是番茄炒蛋,不管切丁、切片還是切塊炒都行,蛋汁先炒成塊再燴,還是直接淋到番茄上讓兩者合而為一也沒什麼不可以,這道菜是很多新手或生手入廚的首選實習樣本,反正不管怎麼做都好吃,差別只在外觀而已。

但要說中看又中吃的應該是廣東館的番茄炒牛肉,廣東館本來就是處理牛肉的高手,搭配番茄那種甜中帶酸的滋味,要炒得番茄出汁卻不過軟,牛肉滑嫩不生漿,兩者若即若離卻又綿密相連,這種火候的掌握就是工夫,好吃極了。

番茄豐富的茄紅素和多種維他命含量,一直受到營養學家的推崇,品種也不斷經過改良,以前只有俗稱黑柿仔的時候,要吃紅番茄必須等它紅,可是真的外皮紅了卻又近乎軟爛了,其實黑柿仔即使肉層紅了,外皮還是墨綠的才新鮮,倒是後來出現的牛番茄才是紅透也仍然結實,不過牛番茄雖然漂亮,氣味卻不如黑柿仔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