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青春輓歌 把義氣當勇氣

2010/04/05 06:00

圖/陳佳蕙

文/林世莉

圖/陳佳蕙

赤子之心同儕追求認同中,迷失義氣的真諦,師長該如何把孩子拉回來……

一則社會新聞這樣報導的:因為車子被砸與人結怨,沒想到雙方各自嗆聲約人「拚輸贏」,苗栗後龍鎮竟發生30人追殺10公里,造成1死4傷的慘劇。情節宛如今年春節上映電影「艋舺」中之劇情,死者是因友人結怨因義氣挺身為友,犧牲生命,宛如青春輓歌讓人嘆息!

電影「艋舺」在春節期間大受歡迎,各項影評評價兩極,毀譽參半。從電影美學觀點是一種再現的藝術,強調幫派、台客次文化與地下經濟庶民娛樂結合,白天吃飯晚上幹架,青少年間友情與義氣結合的寫實片;另外影片中帶出青少年青澀的成長,在黑幫社會中,赤子之心同儕追求認同中,迷失義氣的真諦,以為「是我兄弟!就該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這樣英雄相挺易誤導青少年的義氣,因為鬥狠絕不是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而且幫派結盟更在聲勢浩大中助陣,易逞一時之勇,把事情鬧得更大更糟,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重大傷害,面對青少年間的結怨與幫派問題,社會絕對不容忽視。

<師長看這裡>多關心多聊聊 把孩子拉回來

面對家中或班上有不識愁滋味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與老師,為避免孩子誤把義氣當勇氣,在電影風潮中迷失自己,可以朝下列方向聊聊:

1.父母時時聊是非:多注意孩子交友及生活狀況

父母與青少年切勿只談課業學習問題,父母可把握短暫與孩子互動時間,交談生活間趣事,借以掌握孩子交友狀況,及發現孩子價值觀有異時,適時引導;如發現幫派結怨等問題不容忽視,可請教學校老師、輔導室及社區心理師諮商來討論,切勿以為事小而忽視。

2.學校刻刻論義氣:藉由媒介來探討價值觀

「是我兄弟,絕不是鬥狠、也不是助陣、更不是叫囂」,學校老師可利用課間教導「真正友誼定義為何?灌輸或辯論正確相挺與問題解決方式」,拓展青少年對問題的看法與解決策略。

<少年郎看這>相挺 要用對的方式

最後我要鼓勵青少年朋友當你或友人在困頓、迷惑及猶豫時,不要以為朋友間的義氣,就是相挺,相挺就拳頭、就是赴湯踏火,即使犧牲性命在所不惜,這是青春輓歌,是不成熟未能真正有效解決問題;義氣絕不是魯莽、絕不是五個人吆喝眾人合起來就是拳頭;義氣與勇氣絕對不是去幹架、去拚輸贏。

真正友誼相挺是用對的方式,幫助朋友用正確紓解方式面對與處理難過憤怒情緒,用對的方法協助友人真正解決問題,所以當你或朋友在困頓迷惑無力時,最佳義氣相挺,是鼓起勇氣或陪同友人求助正確資源,來討論或共同解決問題。

「張老師」基金會成立的「1980-依舊幫您」輔導專線,是針對生活難以適應、學業困境、親子衝突、情感人際衝突,生涯或中輟生等問題,都有諮商心理師可以一起討論面對,陪你走過。

所以如果你覺得周遭父母親友師長都難以開口討論時,可協助友人運用專線,因為真正有效解決問題才是義氣,願意開口與專業人員討論、面對問題,那才是友誼間最佳勇氣的相伴。(作者為「張老師」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暨督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