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看門道評味道〉 雞好食 好食雞

2010/04/25 06:00

文/梁瓊白

在物質貧困的年代,餐桌上要出現豐盛的菜肴打牙祭,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而其中一定有一隻自己養的雞。

現在市面上賣的生雞肉只有土雞和肉雞兩種,土雞肉硬適合燉湯,肉雞肉軟適合炒或炸,其實真正好吃的是鄉下養的閹雞,牠的肉質介乎土雞和肉雞之間,做鹽水雞白斬,肉質的彈性恰到好處,不只是肉香濃郁,雞皮更是又厚又脆,一般雞肉頂多三斤來重,雞皮還是薄薄的,閹雞至少五斤起跳才夠成熟,厚厚的雞皮包裹著不同部位的雞肉,撐得肥嫩飽滿,泛著金黃的油光,這種雞吃起來最過癮,而且只有白切最能嘗出肉質的香嫩甘甜。

在去機場下了南崁交流道的路上,斗大的招牌寫著:太監雞,有朋友問我什麼是太監雞,其實就是閹雞。小時候住鄉下,只要聽見尖銳的竹笛聲,就知道閹雞的人來了,趕緊把生長40天左右的小公雞抱出來,閹雞的人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抓住雞的翅膀將它反綁,另外用腳踩住雞的雙腳避免它扭動,然後用薄片的斜口小刀從雞翅膀下方接近肋骨的部位劃開一個小洞,再放入一根用毛髮透過金屬管子形成的絞繩,找到雞腰的兩顆睪丸後,以上下絞動的方式抽出來,放進一旁裝有清水的盆子裡就完成了,這種閹過的小公雞長得比較快,肉質結實中帶彈性,嫩而不軟,勁而不硬,咀嚼中充滿原汁的肉香味,根本不需再加任何調味料,是最能嘗到原味的吃法。

現在人吃雞怕胖,都把雞皮剝得乾乾淨淨的,見不到一點油脂,其實雞肉好吃哪能不吃雞皮,尤其閹雞皮又厚又脆多香啊,如果把皮剝了或許能減少些熱量,可是沒有雞皮的雞肉根本毫無風味可言,廣東人吃白斬雞喜歡蘸薑蔥蓉,把熱油沖進切碎的薑蔥末裡,拌上點鹽讓雞肉蘸著吃,既有蔥油雞的香,又帶著蔥油的滑嫩,是白切雞的極致風味,當然,雞皮是絕對要一起吃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