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家庭診療室〉老大常辱罵老二 單親媽很無力

2010/05/26 06:00

Q:老大13歲,對於10歲弟弟的一些調皮行為感到不滿,非但立即道出,而且開口罵他笨而沒用,不會用腦筋、白癡、死豬等人身攻擊的字眼,還連名帶姓的對著他叫罵,然後兩兄弟就大吵起來。

老大是不會對弟弟動手的,但他教訓弟弟的行為,我覺得很不好,雖然兄弟間爭吵是正常之事,身為單親母親,我無丈夫可商量,家醜又不可外揚,請問我該如何處理此情況?

心理諮商專家/林蕙瑛

A:日常生活中找適當機會與兩兄弟談論詞彙與用語不當,對人會有多大的殺傷力,受傷且感覺丟臉,而中性言語較不會激起情緒,好聽的話則聽了舒服、人人愛聽,動嘴罵人固然比動手打人稍微好些,但言語刺激最終也會導致暴力。

根據犯罪學家的說法是,大多數的暴力罪犯,如縱火、殺人,他們過去的生活中經常是被人瞧不起或遭辱罵過。而人身攻擊就是言語濫用/虐待的一種形式。

身為母親當然有威權介入並制止兩兄弟吵架,尤其是老大的言語濫用,讓他們各自體驗一下被人辱罵不悅或不雅言語時的心情及行為意欲反應,鼓勵他們要說話之前先思考一下,聽的一方可能會有的感覺與反應,在妳的引導下,不妨舉一些小孩常用的罵人話來練習,則印象更深刻。

教導孩子去同理他人是家庭教育中不可錯失的一項,它不是自發的,必須由父母師長來教導,越早教越能成為健全人格的一部分,通常是透過說故事或觀看影片詢問他們,引發討論。若他們是故事中的某個角色會是何種感覺,又會有哪些行為產生。母親的介入並不是要規定孩子該怎麼做,而是傾聽他們各自的觀點,鼓勵他們一起找出處理衝突的最佳方式,再給予修正及讚賞。

(家庭、親子間若有任何難解的習題,歡迎讀者將問題email至family@libertytimes.com.tw,主旨上請註明「家庭診療室」,專家林蕙瑛將在版上為各位解答。)

※近日發現有讀者提問一稿多投,為避免版面內容重覆、專家作答資源浪費,敬請讀者勿再一稿多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