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尋園記 從生活著手

2010/06/30 06:00

吃飯效率好。

文/衣瑪

教導常洗手。

為了找一個理想園所尋尋覓覓,答案原來在生活裡,是否正確落實學齡前幼兒的生活習慣,成了尋園記的根本……。

曾經我慎重其事地為四歲多的兒子找幼稚園,上網細讀教養媽媽部落格,參考各種親子專家建議,四處打聽園所風格……。

一直到兒子入園屆滿一個月後,隨著他生活節奏穩定,我才發現,原來我在意的是一些生活小事,但也因為這些生活小事被徹底落實,減輕了我以及小孩生活上的困擾,為了找一個理想園所尋尋覓覓,答案原來在生活裡,是否正確落實學齡前幼兒的生活習慣,成了尋園記的根本。

你正在找幼稚園嗎?還是你的小孩已經就讀幼稚園?尋園記生活根本論,我從幾件小事說起。

<Check Point 1>鼓勵多喝水 執行度高

老師說:「你可以再多喝一點水的!」

某一個下午,我照例到幼稚園接兒子,我搖了搖兒子的水壺,「咦!怎還有半壺?今天喝比較少喔,天氣熱要記得多喝水喔!」老師剛好站在旁邊,我轉頭跟老師打招呼,順便接著剛剛的話題,「老師,還麻煩你,提醒小孩多喝水。」老師當下點了點頭。

就從那天開始,每天接回兒子,我發現水壺都是空的,心裡很高興老師把媽媽這句話聽進去了,而且也確實落實喝水的量,每天至少喝完一瓶水。有天天氣熱,接到小孩,我順勢說,今天好熱,老師說:「是啊!今天他喝完一瓶水,我要他自己再去裝。」我心裡有點小驚訝,平常在家不太愛喝水的兒子,原來可以辦到,團體生活的制約,老師對小事的重視與執行度,讓我這個媽聽到兒子喝完一瓶水,忍不住心中竊喜。

<Check Point 2>教導常洗手 確實落實

老師說:「手心搓手背,仔細洗手。」

在我帶兩個小孩過程,有個習慣還算養成不壞,到了餐廳先洗手;參加親子活動抵達現場,先洗手;下車到達目的地,也是找地方洗手,從外面進家門,第一件事也是洗手。不是我有多潔癖,而是學齡前幼兒,雙手是他們接觸世界的媒介,在他們還未能像成年人般控制雙手清潔與衛生,盡量提醒小孩建立洗手的觀念,也可以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打聽園所時,跟許多家長聊天,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上幼稚園最大的震撼教育,就是生病,每一位過來人都會告訴你,你得小心小孩不斷被傳染,傳染—生病—痊癒—再被傳染,成了必經過程。老大剛上幼稚園,家裡還有個兩歲幼兒,我深切盼望降低生病的機率,洗手與喝水,是我期許老大自保守則。

提到洗手的落實,有次在回家進門,我對著兩兒喊,「先洗手」,只見老二與老大爭相跑去浴室,我先到房間換衣服,浴室裡一場對話把我吸引住了,忍不住偷看。

只見老大擠出泡沫,往手心、指間、手背搓搓,還不斷指導弟弟:「手心手背要搓搓啦,還有指間這裡啦……。」弟弟煞有其事看著哥哥,當下我心裡想:「學校的洗手教育落實得不壞嘛!」

<Check Point 3>吃飯效率好 媽媽不煩惱

老師說:「時間到!好好吃飯。」

四歲多的兒子吃飯的問題不在量,也不在偏食,問題在於時間。

上學前我很有把握,在團體制約下,他應該沒有什麼吃飯的問題,加上上學後,活動量增加,食慾與胃口也跟著變大,我一點都不擔心他飯量與速度,而從我跟老師詢問過程,也的確發現,吃飯沒什問題,甚至食量還增加了!

重點就在放學後,上學第一周,我照例準備正常飯量,然後就發生未上學前的情形,吃飯時間拉太長,一頓飯他老兄可以拖到一小時吃完,甚至若我忙著照顧老二,他花上一個半小時吃完我指定的量,也是常有的事。一周後,我發現不能再維持現狀,向老師請教,老師說:「確定小孩合理的量與胃口後,告訴他一個時間,最好準備一個時鐘,告訴他長針走到哪個位置,沒有吃完媽媽就端走,讓小孩有一個完成吃飯的時間性。」

我實行了幾次,發現跟小孩預訂時間,的確有助於吃飯效率,但如何找到時間與食量的平衡,不管在家吃或外食餐館,小朋友都能與你建立一套良好的飲食節奏,我這個媽還在努力,一起好好地跟小孩吃頓有效率且愉快的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