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人36計〉帶著孩子去冒險

2010/08/09 06:00

文/呂政達

這個週末,我下定決心,要帶兒子來一場冒險。遠因是常有朋友說我沒有冒險性格,只在自己熟悉的軌跡繞行,我決定來次改變,跌破眾人的眼鏡。

我盤算的冒險地圖如下:以前我們都在八里渡船頭下車,再過去的十八王公廟或八仙樂園,就很少去了。按照計畫,我們先到關渡捷運站換往八里的公車,兒子跟著我,這時我們還信心滿滿的。一群年輕人背著背包上車,擠在車廂,與我們分享冒險的氣息。

到了八里渡船頭那一站,我心念一動,跟兒子一起下車,兒子還愣了一下,心裡勾繪玩水的下午,又替換成我們熟悉的騎協力車。那麼冒險呢?那天的冒險顯然又戛然而止,這也算是我們父子間的老戲碼了吧。我讀到的報告提到,爸爸跟孩子的年齡差距越拉大,就越會有這種情況。中年以後的爸爸活動越來越靜態,性格越來越「安全」,對於冒險的後果,想的也比較多。所以,活蹦亂跳的孩子也越來越不喜歡和爸爸出遊。

其實,爸爸們通常會重複小時自己父母加在身上的印記。從小,爸媽都一直告訴我們,不要亂跑,危險的地方不要去,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以後,也會這樣叮嚀自己的小孩。我媽媽更是此中翹楚,她有句名言:「沒有吃過的魚就不吃。」我卻一直頗納悶,每種魚都總會有第一次吃的時候,難不成一生下來就吃過魚?

我知道我這樣的爸爸絕不在少數,每個爸爸心裡,都一定藏著一個「八里渡船頭」的界線,越過此線則屬未知地帶,爸爸很少去到,但兒子有沒有偷偷瞞著爸爸去過,就屬他自己的甜蜜回憶。然而,和地球的其他孩子比較起來,台灣孩子卻顯現出集體「冒險不足」的性格傾向,台灣人擅長、熟悉的領域,多半是要靠不斷苦練的結果,較少在冒險、創新的領域冒出頭,這個帳,多半要算到爸爸們的頭上。

【獻計】

爸爸自己的冒險經驗不足,硬要拖他去,只會增加他的焦慮指數。有個教授級的爸爸的妙計是,託給別人來帶孩子。暑假,他讓兒子跟一個學生去南投住了幾天,這個學生在鹿谷從事為老人送飯的公益工作,閒暇時就帶著教授孩子到處遊歷,還跑去溪裡游泳,兒子的反應相當熱烈。這些,都是教授爸爸帶著兒子時,想也沒曾想過的「冒險」。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