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 我看小小彬現象

2010/09/12 06:00

(圖/資料照記者陳奕全攝)

從廣告、戲劇到綜藝節目,小小彬的身影到處可見,這麼大量的曝光率,當然夠紅才能這樣,但小小孩的未來是不是也能如此順遂,也頗讓人擔憂……

〈命運捉弄人〉別讓孩子重蹈覆轍

文/謝又新(台北市)

小小彬有超乎同年紀孩子成熟世故和察言觀色能力,卻沒有一般孩子與生俱有的純真童言童語,看了確實讓人心疼!

小彬彬自己是「過來人」,當知錢乃身外物。當年自己日進斗金,卻犧牲童年,書也沒好好讀,以至於學歷並不高,工作也不順利,父母投資失利,一夕化為烏有。最後,父母又離異,自己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對照今日的小小彬現在處境,命運真的很捉弄人!回想來時路,小彬彬難道不會感觸特別深,且記起教訓嗎?

小小彬既然有演戲天分,只要他喜歡又有興趣,就不能剝奪他的權力。前提是,必須按部就班,該吃飯、睡覺、上學、玩耍一樣不能少。日前,看見小小彬上幼稚園兼代言OK!但不能讓孩子從小價值觀錯亂,只要拍戲和讀書時間衝突,就犧牲上課。

看看眼前小小彬,常常拍片、訪問,就條件交換,不是糖果就是玩具,日久,孩子會養成功利主義!習慣養成,要改不易。有天,如果不能滿足他,必後患無窮。

〈機會難得〉天分加機運 當然要把握

文/安安(新竹縣)

因為童星父親小彬彬的關係才有機會讓小小彬在電視機前曝光,再加上他個人的資質、可愛、聰明又大方,還會擔心自己演得不好讓觀眾不喜歡,表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事,也因為喜歡演戲,覺得好玩肯認真學習,才得到成功。

我是一位媽媽,我知道小孩都很沒有耐心,情緒不穩定,專注力不夠,若不是他喜歡的事,沒有人能夠強迫他們,而只要是他喜歡的事做得再久都不會喊累,以小小彬現在5歲就能夠受到大家如此的喜愛,可以說是老天爺賞飯吃,自然天成。在我們生活周邊也不乏比小小彬更優秀的孩子,可惜沒有機會跟運氣。

如果我是他的母親,我會讓他在上小學之前,在他能力許可之下,多留下人生美好的鏡頭,提前賺進人生的第一桶金,因為這種機會不是人人都有,也不是努力就會有,而是可遇不可求的。

〈星媽不好當〉星夢一場 學業也荒廢

文/小揚媽(桃園縣)

我之前教過一個學生,她非常嚮往演藝圈,更糟糕的是,她的母親也有著星媽夢,所以請假帶她四處去試鏡是家常便飯,一開始我心想碰幾次釘子,她們就會死心了。而且明示加暗示星路不好走,沒想到她們母女還是不放棄。後來終於有一次廣告試鏡的機會,她也入選了。

但是那時已是國三下學期,當大多數的同學都在努力準備基測,她卻常要跑台北拍廣告。後來我才知道她也只是演個小角色,在影片中根本看不到她,幾乎淪為大明星的背景。而且一次的片酬才兩千塊,跟她所付出的時間及心血不成正比。想當然她的基測成績很不理想,最後只好就讀一間私校。

畢業後在街上巧遇這個學生,問她過得如何?她說很後悔國中時愛做明星夢,現在踏實多了,只想好好努力3年考個好大學。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當明星的本錢,奉勸所有的家長,當你在做星爸星媽的夢時,可別葬送了自己孩子的童年和學業,到頭來可能是一場空啊!

〈他人勿多言〉孩子愛舞台 別太多苛責

文/郭妍伶(桃園縣)

小小彬曾表示他喜歡表演,但外界卻忽略這個事實,一味評判他的童年應該怎麼過才正確,其實比起很多沒有人生目標、不事生產的人,年幼的小小彬奉獻自己的生命在舞台上,又幫忙擔負家計,已屬難能可貴,怎麼還捨得如此苛待?

記者曾問小小彬會不會累?試問,誰工作不累?而小小彬單純的回答,卻引來人們認為他有過勞之嫌,開始指責小彬彬只顧著搶錢,沒有盡到完善的照顧等等,此舉實在有欠公道,畢竟小小彬喜歡演藝工作,即使累也累得開心。最後小小彬為了保護家人,在鏡頭前不敢隨便喊累,也不能現出疲憊的模樣,看了更令人疼惜。到底是誰扼殺了他原有的純真?

現在的小孩自主性相當強烈,小小彬本身若不願意,相信也無法勉強他那麼活躍在螢光幕前。所以希望媒體大眾不要再刻意渲染放大,平白造成小彬彬一家的壓力,多報導值得鼓勵的一面吧!

〈別揠苗助長〉心性不成熟 童真易失真

文/梁小魚(台中市)

小孩還在懵懂之際,就讓他接觸演藝圈的環境是好?是壞?國內外皆有例子,小童星自小接觸五光十色的環境,心性不僅早熟,連舉止都模仿大人的模樣,最後,染上一些壞習慣,也跟周遭的大明星如出一轍。當然,不可諱言的也是少數有出汙泥而不染的例子。

選秀節目,也會看到一些小孩粉墨登場。當他們用著悲情又滄桑的語調,開口唱著情歌,令我不解,為什麼不唱著符合他們青春年齡的歌曲?一定要唱這樣的歌,才能顯現唱歌的技巧嗎?

有些父母想培養小孩成為明日之星,處心積慮要孩子們早早投入「戰場」,如果是有計畫的栽培,我當然沒有立場去評論是與非,但是希望有星爸夢、星媽夢的家長們不要揠苗助長,這些孩子們不要失去他們的童年和應有的童真。現實生活中,我還是希望兒子平常跟我說話,是屬於「童言童語」的,而不是「油腔滑調」,或是「官方說法」。

我的星媽夢,還是緩一緩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