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愛 能救孩子一命

2005/11/16 06:00

〈家有少年郎〉文/黃倫芬

近來兒童的自殺事件,讓人擔憂。

有些原因可能源自孩子誤解父母的愛,以為當自己表現不好時,是不值得被愛,因此失去存活的力量。

在這個充滿條件化的環境,孩子真是辛苦,學校老師的要求、父母的期待、社會的流行,在在審視著孩子的表現,等著印上「C A S——標準優良兒童」認證標誌,不合格者,好像變成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的人。在學校不被認同的孩子,如果回到家也得到相同的待遇,心情打了死結,可以怎麼辦呢?好友的兒子也差一點打不開心中的死結。

好友的兒子小學四年級, 突然對她說: 「我本來今天要跳樓。」本來?怎麼會?「我和先生生活作息都很正常,平常也很關心孩子,孩子為什麼要自殺呢?嚇死人了!」一問之下,才知道孩子最近很不開心,成績退步、作業忘了交、和好朋友吵架、美術比賽沒得獎,最慘的事, 老師還在全班面前說:「你這輩子沒希望了!」老師的評語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母子倆抱頭痛哭,最後好友問孩子:「後來為什麼沒跳?」孩子說:「我想到你會抱我,我很愛你。」「爸爸媽媽愛著我」, 這個念頭喚醒了孩子對生命的依戀,我不禁祈禱:讓每個孩子都享受父母的愛吧!讓父母能和孩子建立起內心的維繫,捨棄「誤解的愛」,而是以「無條件的愛」編織著親子間的救命繩。

當孩子成績下滑、行為出槌時,包容並體認:「成績不好是一時的,人生是一輩子。」那麼在起起伏伏的人世間,孩子將有寬廣的心鬆綁心結,積極面對生活。

(作者為友緣基金會副執行長)

〈千萬別這麼做〉

別讓孩子誤解你的愛

父母常做以下的事情,會被孩子誤解成不符合條件就是沒有用的孩子:1.只鼓勵孩子追求和數字有關的生活目標如:考試要前五名才是好學生、每科成績90分要接受處罰、比賽只有前三名才是成功。

2.經常以他人來激勵孩子如:不能當弟弟的好榜樣,你怎麼當哥哥?如果你不配合,老師就不會喜歡你。

不聽話,爸爸媽媽就生氣,不高興了!不要和同學計較,要原諒別人,才有朋友。

3.在乎「孩子的表現」,勝過「孩子本身」如:孩子打破碗,生氣怎麼這麼不小心、要收拾善後很麻煩、做事不專心……,忽略了孩子也嚇了一跳。

4.否定人,而不是就事論事如:你沒救了、這輩子沒希望、豬啊、沒腦袋……。

〈請你跟著做〉

愛 要讓孩子知道

當孩子遭受挫折,家長對孩子展現的態度要讓他感受到你的愛:1.給孩子正確的評價:將關切孩子的焦點,從數字拓展到其他事情上面。

如:孩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體貼、溫和、善良、勤快、有正義感、再接再厲、不放棄、幫助別人、並與孩子分享。

2.守護著挫折中的孩子挫折時,能站在孩子的立場思考,穩定孩子的心情。

如:「還好你有告訴我」「就算你怎麼失敗、洩氣,你都是我的寶貝。」「我知道美術沒有得名,你很失望,可是『美』本來就很主觀,評審不喜歡,不表示作品不好啊!」「朋友難免會吵架,把不開心的事情說清楚,就變成更好的朋友。」3.培養孩子「肯定自我」如:我知道我現在有困難,我可以想辦法解決。

事情不成功,表示我還需要學習,但不代表我不好4.設立合理的挑戰目標如:現在數學退步到60分,我想維持幾分呢?如果先練習70分,怎麼做可以達到70分?老師生氣我什麼事情呢?怎麼樣作業可以準時、不缺交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