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非談政治

2010/10/13 06:00

◎庄腳人

早期台灣一般家庭對其子女的言行,幾乎都會教育「有耳無嘴」、「飯可以多吃、話不可以多說」,因為長久以來,台灣一直被威權統治,毫無言論自由可言。因此一般百姓的言論,如果被統治當局認為涉及政治,且有違為政當局之意者,隨時得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取締處罰。早期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實施戒嚴時期,都宣稱只有刑事犯而沒有政治犯,然而,當時為了反共抗俄與肅清匪諜的白色恐怖手段,所犧牲的生命以及入獄受刑或被管訓者,不知凡幾。

台灣因經濟發展,中產階級增多,要求自由民主之聲為社會主流,使得執政當局鑒於社會形態的變化,尤其自認法統的非台灣人民選出的萬年國會,其國大代表及立法委員逐漸老化或往生,迫於形勢使然,不得不解除戒嚴,並解散萬年國會,廢止國民代表大會,解除黨禁,開放組織政黨,總統改為直接民選。在此背景下,台灣社會初嘗有史以來的自由民主氣味。然而早期執政當局,以行政命令頒布「自治綱要」,實施地方性公職選舉,卻因戒嚴體制下選舉的餘毒,各種選舉的參選人哪裡能以自由民主意識發表正式理念的政見?因此,在各選舉中,若能獲得國民黨提名為候選人,就鐵定當選。所以,要爭取提名,是比競選更為困難。

因此,所選出來公職人員的所作所為,亦以黨部的授意來行使任務。當今雖然已實施自由民主,但因對自由民主的意涵不夠成熟,且不習慣,導致難免有些人對政治仍然毫不關心,且強調不要參與政治以免日後被秋後算帳,因此諸多生活言行都與政治畫分界線。其實,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都與政治有關,例如稅率、匯率、利率等三率能與政治無關嗎?家裡所用的電與水質、水價與政治無關嗎?出家門後所駛的道路與交通工具都與政治沒有關係嗎?三餐的食材無論是國內生產或進口物質之衛生及價格與政治沒有關係嗎?子女上學的學制與課本以至教員的素質及教學方法與政治無關嗎?

說實話,撰寫這篇文稿時,筆者的內心與腦袋真的沒有政治的意念。只是鑒於最近有些鄰居,因其工作的公司或工廠移去中國,或因景氣不好倒閉,以致失業而長久找不到工作,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即使有工作的人,十幾年來也都沒有調薪,社會治安在無形中,會有危機感。因此,筆者心中有所感慨,才不得不敘述台灣過去的社會情況及當今的情形,而非談政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