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同樂會〉聽音辨字 名字大會

2010/12/14 06:00

每天都要念上幾回的生活管教化為標語,寓教於樂。

文、圖/衣瑪

有天5歲的兒子,拉著我到書桌,媽媽你寫「楊ㄔㄥˊㄗㄜˊ」給我,我只聽其音,只好猜字,把我想到的「ㄔㄥˊ」、「ㄗㄜˊ」,一一寫出來,只見我邊寫,兒子邊說,「不對!不對!不是這個。」小手一邊筆劃,劃著他說的字,我再寫,總算有個字對了,「對!對,就是這個承,有一個勾子……」兒子又陸續念出同班同學的名字,我邊猜邊寫,兒子繼續認。

這一場猜字認字遊戲,後來寫滿一張A4,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寫對同學的名字,只要兒子喊對,我就停筆,寫聯絡簿時,索性把這張紙夾進聯絡簿,請老師幫我訂正,隔天答案揭曉,有一半的名字對了,我很訝異,原來兒子記得同學名字的長相。

曾經跟一位小學老師閒聊,朋友說:「注音符號跟認字其實可以並進,特別是生活中常用的字,多指給孩子看幾次,孩子就記住了,不知不覺認識的字彙也越來越多。」大班老師也說:「念故事書時,可以逐字念給小朋友聽,幼稚園常常拿來做咬字練習的三字經、弟子規,陪小孩念時,拿著書本逐字念過,日積月累,小孩就把字給記住了喔。識字越多,對小孩日後培養閱讀,也更得心應手。」。

那場聽音辨字名字大會,讓我見識到兒子可能正處於認字的爆發期,不想過度刻意或勉強孩子記字,但生活中每天要耳提面命的規則,我開始化為標語,貼在家裡四周,例如浴室洗臉台旁,我貼上「認真刷牙」,大門前我寫上:「好好穿鞋」,玩具櫃上我貼上:「請收拾玩具」,馬桶旁則是,「記得沖水、洗手」,每當兒子耍賴,我馬上指著標語,要孩子跟我複誦一遍,管教順便寓教於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