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電影人生〉高升學壓力 誰才是傻瓜?

2011/01/05 06:00

文/膝關節

曾經,我們老覺得自己是否太叛逆,為何總跟老師或父母價值觀頂撞?為何得在書桌前坐困愁城面對滿頭大汗的試卷?我們到底想從學校學到些什麼?個人志趣能否能和生涯發展緊密疊合?於是,免不了疑惑地問自己:我們到底要什麼樣的人生呢?

印度片《三個傻瓜》(3 Idiots)以你我都熟悉的高升學壓力為題,討論人們到底為了什麼擠破頭都要卡位進名校?以及從學校到底學到了些什麼。片名三個傻瓜指的是三名男主角藍丘、法罕、拉朱就讀印度知名理工學院電機系。

藍丘在開學首日就頂撞校長,認為校長是個過於相信數字教育的八股教授,不理解學生對於學習的熱情,也對成績在後段班的學生缺乏同理心。法罕是從小聽父親的話乖乖念電機,但心中對攝影才有熱情。拉朱則是乖乖牌模範生,可惜他一直活在家庭沉重的壓力之下,全家都要靠他才能出人頭地,令他深感壓力。

劇中三個角色讓許多人感到熟悉,因為有多少人不是被家長指示,念被視為熱門的科系而否定個人志趣?念文組的被家長要求只能念商科或法律,念理工科的則是因為念電機能進大企業擔任工程師。又有多少人努力拚學業,期待將來靠一己之力,謀職改善家庭經濟?

而片中被視為教學權威的校長,則屢屢被藍丘挑戰教學理念。片中藍丘甚至當著學生的面前提醒校長,老師和學生們面對教育只是陷入了一場瘋狂競賽,根本對學問本身失去興趣,大家只會背上更大壓力。「這是一所大學,不是壓力鍋」更成為本片的一句「金玉良言」。

《三個傻瓜》是印度高壓教育下的縮影,討論種姓制度及升學主義帶給底層人民的高壓寫照,放到升學壓力龐大的台灣來看一樣讓人感同身受。或許寄望電影改變人們思維是癡人說夢,但看到片中藍丘的反骨思維帶來的衝撞竟是這麼深具啟發,最後保守硬漢校長也會受感動時,相信或許我們未來會有更多的「藍丘」能帶給學生真正的學習樂趣與熱情,能改變更多古板學者的既定框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