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徵文大拼盤〉年菜故事 好吃又好聽

2011/01/30 06:00

圖/鍾淑婷

儘管外賣年菜賣得嚇嚇叫,但有些家庭還是堅持傳統,每年那道必上桌的年菜怎可缺席,因為那代表家的味道以及家族的傳承

圖/鍾淑婷

〈客家習俗〉蛋餃圓圓滿滿 祁求全家平安

圖/鍾淑婷

文/陳小蕾(新竹縣)

圖/鍾淑婷

每到除夕前一、兩天,媽媽一定會做的一道年菜是「蛋餃」,小時候不了解習俗,只知道除夕團圓飯一定有一鍋圍爐火鍋,裡面放了滿滿媽媽親手做的蛋餃。

媽媽是客家人,從小過年時外婆也會自己親手做蛋餃。做法是用蛋汁煎皮,待蛋皮快熟前放上餃子肉再闔上像半月狀,兩面煎成金黃色,吃團圓飯時再將蛋餃放進火鍋煮。據說煎蛋皮時,如果煎得很圓、闔上蛋皮時又不會破,表示這一年全家大小就會平安又健康。

外婆說神明只會看圍爐火鍋內完整的蛋餃,萬一蛋皮煎破了就自己馬上吃掉,火鍋內只能是完整漂亮的蛋餃,以前外婆也是這般用心在煎蛋餃求得全家平安,現在媽媽為了祈求全家人平安又健康,在新年就會依照客家人傳下來的習俗煎蛋餃。

有時我也會幫媽媽的忙,不過我煎的蛋皮就是不夠圓又容易破,常常還沒到吃團圓飯時,我光吃不完整的蛋餃就飽了一半。

〈素食家庭〉五行火鍋千萬別說吃完了

文/王芊翔(高雄市)

我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吃素的家庭中,父母非常重視飲食的營養均衡問題,因此我家年菜都和別人家的不一樣,一定有一道「五行火鍋」。

這一道五行鍋一定有五種顏色的蔬菜,以白蘿蔔、紅蘿蔔、淺黑色和一小截的甘蔗頭熬成高湯;火鍋菜有淺白色的高麗菜、白菜、綠色的菠菜和茼蒿;火鍋料有金黃色的南瓜和玉米、鮮紅色的番茄、紫色的山藥和糯米糕、白色的豆腐和素餛飩;再配上營養豐富的糙米飯。這道主菜有綠屬木、紅屬火、黃屬土、白屬金和黑屬水,含有五行相生的原理,是一道養生鍋。

火鍋湯擺在中央,火鍋菜和火鍋料放在火鍋湯的四周,要吃什麼,自己燙;在同一個火鍋湯中,大家既可以吃著共同喜歡吃的菜,象徵全家同心;也可以吃各自喜歡的菜,象徵尊重每個人的自主權。

全家一口一口慢慢吃,直到每個人都吃飽;吃飽了以後,要說:「吃『飽』了!」不能說:「吃『完』了!」「吃完了!」是我家吃年夜飯的禁忌!

〈馬來西亞年菜〉 橫財就手 既有財又美麗

文/凱瑟琳姓譚(高雄市)

即將在台灣度過第11個農曆新年,好久沒吃到馬來西亞家鄉的年菜。

深受廣東文化影響的馬來西亞華裔族群會在團圓飯的桌上準備「橫財就手」。主材料是豬手,即豬的前肢。豬手有「就手」的諧音,所以成為大家喜愛的年菜之一。菜市場豬肉攤一定是華人在經營,他們知道農曆年時候大家都愛買豬手,但是消費者還是得多注意,以免不小心買到豬腳,壞了氣氛。

將香料(蒜頭、薑、八角)和醬油一起燜煮豬手,有的家庭喜歡加入香菇和蠔豉(由牡蠣生曬而成,粵語和「好市」相似)同煮。

經過1小時的燜煮,豬手變得香Q軟爛,無論是牙口不好的的長輩還是幼小的孩童,都可以輕鬆享受這道香味四溢的「橫財就手」。

在麻將台上或是購買彩券的人都希望橫財就手,發一筆新年財。豬手含豐富骨膠原,具抗衰老和增加皮膚彈性的功效,橫財就手的同時,還可以讓皮膚水噹噹,誰還有抗拒美食的理由?

〈家鄉年菜〉黃山一品鍋 堆疊平安幸福

文/陳曙萍(新北市)

自從嫁來台灣,便不曾回鄉過年,適逢年關將近,看著人人忙於採買年貨、除舊布新,一股股故鄉的年菜香卻不斷的從記憶中飄散出來,誘惑著我的味蕾。

想除夕的那一天,母親總是特別忙碌,為準備一鍋八道年菜的「黃山一品鍋」,製作起來著實費工夫。

母親先將大骨熬成高湯,五花肉切大塊紅燒燜至熟爛,筍乾、粉絲泡軟、炒熟備用,豆腐切成厚片,然後將熬好的高湯倒入事先爆好的米香裡,撒上一些地瓜粉,再加入蔥花、醬油、肉丁,攪拌、搓揉成一個個丸子、蒸熟。

一切食材準備就緒,如何使用這些食材?其中大有學問。只見母親拿出平常炒菜的大鐵鍋,將筍乾平鋪在最底層,上面覆蓋一層豆腐,注入些許高湯,再環繞鍋子鋪一圈米香丸子,紅燒肉倒在中間,最後將炒粉絲鋪在紅燒肉上,淋上紅燒肉的湯汁便大功告成。接下來在桌子中央生一個炭爐,放上黃山一品鍋,四周再擺八道小菜,全家人就可圍爐吃年夜飯了。

母親說:「八道菜代表發,加上一鍋便是長長久久,鍋底的竹筍是節節高升,而米香丸子象徵著一家人團團圓圓來過年。」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我已垂涎三尺。

〈放手一夾〉黏錢銀 試手氣討吉利

文/竹楓(台北市)

每年的除夕夜圍爐,母親必做一道菜,讓大家都有公平的機會夾一夾這道菜討個吉利,為新的一年預做好的心理建設。

其實這道菜並沒有什麼特別食材,我只約略知道母親是用地瓜粉加點太白粉、再加些冷水及蔥花……等之類的食材,攪拌均勻之後,下鍋煎像蔥油餅一樣圓型的大餅,很大很Q,很有黏性,母親給它一個名字叫「黏錢銀」。

每次當它一擺上桌時,家中每一人輪流夾,能夾到越大塊的人就表示新的一年運氣會很好,有機會黏到更多的錢。在除夕夜的圍爐,大家都會興高采烈的試一試自己的手氣如何,也為自己新的一年打打氣。

後來母親年事已高,不再掌廚了,但這道我家每年除夕必有的「黏錢銀」,已由我家嫂嫂沿襲做下去,家中的侄兒都知道這是阿嬤流傳下來的典故,每年必也來一次「黏錢銀」,討個好采頭!

〈部隊團聚〉 復興鍋軍中加菜囉

文/林俊安(台東市)

每逢隆冬來臨、春寒未遠,總是會令人特別期待圍爐——那種圍著一鍋,共聚一桌的感覺。彷彿引起了人類的天性,把我們帶回了史前時代老祖宗們對著營火,所感受到的光和熱又再次被感受,把寒氣逐漸驅散去。

在軍中,往往年節或盛會、慶功時會常吃到所謂的「復興鍋」,這是一個大大的、鍍鉻帶銅把手、外鑲軍徽或國徽閃著銀光的大蓋鍋,打開後,方見鍋中有鍋,就像是盆菜或是火鍋一般:一個鋁盆內襯裡,食材跟盆菜一樣,層層疊起了一鍋。通常是一隻雞,還會放上蛋餃、魚餃、蝦餃或燕餃、青菜、魷魚……繞圈,貴貴氣氣的冒著熱氣現身,我永遠記得過年留守時,在部隊裡吃這種復興鍋。

最難忘演習過後,辛苦了月餘,過年加菜時那桌上冒著熱氣的復興鍋,感動呀感動!大方又貴氣的「復興鍋」,為每一個重要場合蒸騰出記憶的香氣,也讓年節的氣氛過得更加濃郁。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