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停看聽〉自備餐具 賺了健康

2011/02/14 06:00

文/穆小雨

因三聚氰胺事件,讓我更注意飲食上的安全,公司餐廳使用的餐具是美耐皿製成的,遇熱食可能會產生有害身體物質,所以同事間就興起自己帶不鏽鋼或玻璃製便當盒到餐廳打菜的風潮。

剛開始覺得滿麻煩的,因為還得像小學生一樣吃完飯後,自己花時間洗餐盒,但一陣子後就有了新的體會,處理自己吃剩的殘羹剩飯,才曉得公司餐廳的福利太好,打菜的人員怕大家吃不飽,總是一大匙一大匙地把菜舀進飯盒,著實都已超過成人一餐的攝取量,如果是使用者為自己取用的量秤斤論兩地付費,想必不必要的浪費都會被消除。

人們致力於更便利的生活,吃剩的菜肴,中央廚房會統一幫員工倒掉,用餐者也不用面對浪費食物的良心不安,自己帶餐盒後,只拿自己吃得下的量,把餐盒吃得一乾二淨,也省去處理殘肴的麻煩工作。

同理可證,許多讓我們更便利的生活方式都會製造出大量的垃圾,也無形地毒害我們的健康,我觀察家中的垃圾量,只要當天有外食,一堆塑膠製的免洗餐具必定會塞爆垃圾桶。每到巷口的小吃店買碗最愛的虱目魚肚湯,看到老闆娘把煮滾的魚湯倒進塑膠袋中,下方再墊個保麗龍碗,不用懷疑,湯中已多加入好幾味的塑化成分。

為了健康,我開始帶著小提鍋去買外食,起初我還擔心老闆們會有異樣的眼光,沒想到各攤老闆們反倒很鼓勵這樣的做法,還熱情地加湯加麵。老闆說其實他們也知道用這些免洗餐具不適合拿來裝高溫食物,但開店做生意,不提供便宜又方便的外帶餐具,一定留不住客人,這還是要靠客人自發性帶器皿來,做環保也保護健康。

現代工商社會的便利不見得全是好事,有時思考一下前人古早的生活方式,會發現有不少生活小智慧應用其中。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