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說故事媽媽 故事一籮筐

2005/12/08 06:00

文/黃文綺

有一群媽媽帶著無限的熱情,進入孩子的學校、班級說故事,不僅說出興趣來,還以實際行動投入組織傳承、閱讀推動、教育改革……。

來看看幾位不同背景和緣起,卻都在這些年來,因著說故事積極投入志願服務、社區經營故事媽媽的故事。

沈采蓉 連大人都愛聽她說

幾乎所有第一次聽沈采蓉說故事的大人、小孩,都會被她逗趣的模樣吸引,她不是戴著巫婆帽,就是頂著蜘蛛,在大庭廣眾下,不畏形象、拋開身段,活靈活現的述說一個故事,讓在場的人都笑開懷。

沈采蓉曾為推動故事媽媽培訓,獨自騎著125機車、抱著實作紀錄和課程表,沒有任何背景或引介,一一拜訪台南永康地區各國小,不怕質疑和拒絕,她用熱情、理念和誠懇,加上一個故事,打動人心,於是一所學校接一所,永康故事人就這樣延展開來。

她也曾憑著在評審台上說個逗趣的故事, 引來評審哈哈大笑, 就接連爭取到十幾萬元的故事媽媽培訓費用。

不只是為孩子說,她相信故事是一種生命的滋養,大人也需要故事。她喜歡貼近生命經驗的故事,「南瓜湯」裡渴望愛的鴨子,像是童年的她;說「嗨路易」時,她告訴孩子「我想念媽媽」,結果在故事結束時,幾個孩子上前擁抱她,讓她當場感受到母親的愛;說充滿親情的「大海」時,讓兒癌病房的媽媽落淚。她的故事說不完…。

沈采蓉小檔案:說故事齡:5年背景:五王國小故事媽媽、府城故事團、永康故事人、社區圖書館故事志工、成大兒癌病房故事志工、故事媽媽講師。

莊素卿 不當護士改說故事

為了養育孩子,莊素卿辭掉護理工作,成為一個家庭主婦,陪伴孩子學習成長過程中,意外的接觸戲劇、故事世界,就此迷上說故事。

回憶頭一回上台演說故事,扮演巫婆太傳神,把台下的一個孩子嚇哭了,她想要補救,演完故事下台,跑到那個孩子面前說:「我是假的。」一邊扯下假鼻子,卻惹得孩子又大哭起來。這樣真實的互動經驗,讓莊素卿十年來仍樂此不疲。

童年農村生活的體驗、第一次遠足時感受到父親的愛、小四遇到的代課老師,在護專實習時,遇見的癌症病童,種種生命的原動力是她能夠用生命的熱情執著於說故事。及長在醫院的護理工作,讓她看盡人生百態。

多樣的學習,使她在說故事時有更豐富的選擇,隨時因著對象不同,可以調整說故事的方式,她用善變來形容自己的風格,但就像「花婆婆」故事的主角一樣,走遍萬水千山,她仍回到最初的點,堅持為孩子說故事的單純心願,期望豐富這個世界。

莊素卿小檔案:說故事齡:10年背景:長庚醫院護理長、鞋子劇團台中爸媽劇團、種子媽媽讀書會、小大讀書會、小袋鼠說故事劇團、台中市故事協會創會理事長。

盧本文 致力推動行動書坊

不論頂著什麼頭銜,盧本文在許多故事媽媽眼裡,始終是那個能量十足、充滿熱情的故事人。一會兒面對成人暢談推動兒童閱讀的理念,一會兒穿著圍裙,對著一大群孩子說故事,讓人驚訝於她的熱力從何而來?故事的吸引力不分年齡,有回她向八十三歲、有些失智的婆婆,說一個老婆婆到很大年紀才開始畫畫的故事,為了提起婆婆興趣,她把地點說成婆婆的家鄉,結果婆婆眼睛一亮,不斷的問那個主角住在哪?她怎麼不認識…?完全沒料到婆婆這麼投入故事的她,只好趕緊拿出繪本,告訴婆婆,那個主角已經搬到美國去了。

她更喜歡和孩子談夢想,引著孩子興奮的做白日夢,當孩子開始天馬行空,描繪一個不用上學、每天打電動的場景時,她會問孩子,哪些夢想是可以實現的?突然把孩子拉回現實中,思考如何逐夢?近一年來,她也實現「行動書坊」夢想,和夥伴籌畫、改裝貨櫃、訂製書架,將募來的二、三千本書上架,徵詢意願,將書坊放置在定點三個月,提供當地大小朋友借閱,在那期間,並安排故事志工、讀書會帶領人培訓課程,以及故事時間。書坊從台北的三峽歷經基隆、新竹尖石鄉,到彰化埔鹽鄉,真正用行動落實閱讀推動。而這只是更多可能的開端。

盧本文小檔案:說故事齡:15年背景:參與毛毛蟲學苑創校、曾任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執行長,現為基金會資深講師、董事、台北市故事協會常務理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