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玻璃家庭

2005/12/08 06:00

◎黃春明

除了玻璃本身以外,凡是易碎的東西都以玻璃來做比喻。這裡所謂的「玻璃家庭」也是指容易破碎的家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總覺得今天的家庭,比起過去農業社會的家庭,容易破碎。套一句俗話說,現在的家庭像擤鼻涕糊似的,碰都不能碰。過去的家庭是何等的顛簸啊!稍年長的人,五年級以上的人,他們如果是在鄉下農村長大的,算是搭到農業社會的車尾,要是他們是在都市、城裡長大的,正好也看到社會在轉型。在這些爺爺奶奶輩的經驗記憶中,他們當時的家庭,共同營居在同一個屋簷下的家族,最起碼也有十二、三個人左右,如果是大家族,三代、四代,乃至於五代同堂,加上兄弟妯娌、姑嬸姪子輩大小,四、五十個人一家族的也為數不少。當時因為農業社會的勞動生產結構需要,如此的家庭結構也就應運而延續下來,所以家庭是社會的最小單位,大結構中的小結構,個人不成為結構,個人也就不是社會小單位。

那時候的小孩,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他們可以學習大人生產工作的技術和方法,男孩子拿不動大人拿的鋤頭,他們拿小的;大人能掘十下,小孩掘三下、五下,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多多少少也算幫了忙。女孩子也一樣,他們除了學媽媽洗衣服、洗菜、飼養家禽畜生之外,針線女紅也是必須。另方面,在那貧困勤勞節儉的時代,小孩子除了學習大人之外,也浸淫在具有價值觀的文化行為環境中,深受普世價值的感染。那時候,不大不小的小哥哥、小姊姊,在生活和工作上,都算是小大人了,生產的時候都可以派上用場,到田裡和大人一起做活,生活上較不吃重的事,帶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多少替大人分擔一些責任。那時候家族的人口也很少分離或移動。

記得以前在鄉下的小火車站,如果看火車還沒來之前,車站擠滿了人,等火車來了,又走了,車站還是那麼多人。

原來他們是來送一個離鄉遠去的人,他們是家族的人、親戚朋友、鄰居等等。

不管什麼因由,離鄉背井是一件重大的事。回鄉的事也一樣,那個時候,小鄉下的車站,送迎的人總是比上、下車的人多得多。那時候的小車站,用檜木將月台和送迎的人隔開的木柵,特別是最上面的橫桿,蒙一層優雅的烏黑油亮;那不是什麼特別桐漆,而是來送行的人的汗水、鼻涕和眼淚,經過長期塗抹形成的。

家族就是那麼難於分離,那股力量,家庭就是搖籃,是養身修心的學校,是療傷避難的堡壘,是婚喪喜慶的大禮堂,是家族共生、使文化綿延的地方,難怪漢人的家庭觀念,家庭意識重於國家。在歷史上,做為一國的臣民國家沒怎麼保護過他們,大部分都欺凌百姓。所以老百姓最高興的是「天高皇帝遠」,只要有個家庭,組成小農社會的生命共同體,那就是大同世界了,難怪中國的封建與官僚制度的惡習,能夠綿延一、兩千年,就是因為廣大的百姓只顧家,管他皇帝怎麼的。

家庭的力量真不可忽視。中國八年的抗戰,百姓逃難流離失所,死傷兩、三千萬人,八年的負成長,勝利後,復員回到農村重振破碎的家,三年後就復元,這是家的社會功能最有力的見證。

戰敗國的日本也是如此,當時貧困的台灣也不例外。家是不容易顛破的,也不能破。

反觀我們今天的家庭。自從社會他轉型之後,農村的剩餘勞力人口,移居到工業區、都市的衛星城鄉,年輕人在此組織兩代同堂的雙薪家庭;大部分這樣小家庭的人口,不超過六個,以四、五個為多,只要一個大人有意外發生,或分離,或失業,這樣的家庭就破碎。小孩子的成長更不堪想像。整個家庭教育的環境已不存在了。許多家長以為小孩送到幼稚園或委託安親班就是盡了責任。其實,這兩個園地畢竟不是家庭,它絕對沒有辦法承擔絲毫的家庭功能,更何況被商品化之後的它們問題重重。

再怎麼說,家庭是小孩子搖籃,經過搖籃長大的小孩,才懂得什麼叫做幸福,不然他們以為只要有錢花才叫幸福。

如果真是如此,我們的未來你可以想像嗎?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