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岩畫

2005/12/08 06:00

◎賴香吟

在那裡,生活的表象,和現在相去不遠,春天與秋天的早晨,鳥兒殷勤啼叫,光陰斜長而溫柔,我們穿好了衣裳,去這裡或者那裡,路上有風,狂喜或憂鬱,總是日復一日,不知盡頭。

在那裡,我們採集,漁獵,編織,飲食與睡眠,更多時候,無所事事,看螞蟻扛食行路,看蛛網被風吹散,看夕陽傾落的快速,看月亮露臉的殘酷,黑夜細細瑣瑣的聲響,是萬物嚎叫,是竄動的心。

在山與河的交界,在海灣的懸崖,我們憑著木炭、紅土泥與動物油脂調成的有限顏料,在岩壁上摹畫生活的模樣,留下記憶的密碼:太陽,船隻,飛鳥,野牛,鹿與羊,眼睛,以及,戴著面具的人,四處印記的手掌心。

那時候,天地渾沌未開,父親尚未病老,愛人尚未清晰,那是我們做為人類的童年時代,規範之夜,身體雖然尚未成熟,直覺卻如此靈敏。我們把夢刻在岩壁上,把愛留向未來,以為天會亮,地會裂,自己將會長出翅膀,與怪獸搏鬥,與所愛的人結合。

那是神話,童年的詩。仗著心中有不逝滅的愛,等待更大的進化要來。

然而,時間成千上萬地過去,那些曾經留下痕跡的岩洞,隨著河道沖刷,地層變動,靜靜地被侵蝕或掩埋了,保留下來的愛,漸漸不再有可指涉的對象,所有的史前人類都滅亡了。

鳥兒依舊殷勤啼叫,日月運轉,文明燦爛,我端坐二十一世紀十九層高樓住宅,看電視裡大批考古隊伍四處探勘,修復殘破的器物與遺骸,還原史前人物容貌;我對著電腦鍵盤打字,召喚時間,編錄記憶;我想全部都記得,可某些時刻,卻竟然抓不住任何一點感覺,底片曝光似地遺忘了。

考古,書寫,關於那些岩畫的象徵與實際,我時時感到腳步沉重又覺一切其實空無一物,孑然一身,原來我們沒有長出翅膀,沒有怪獸,所愛的人沒有結合,代之以一次又一次的告別。我們的生活已風化成破瓦殘片,惟岩壁留著夢與勇氣的痕跡,同時,也藏著愚蠢與傷害的記號,而我是那個被留下來,來不及償還的人。

在那裡,回不去的那裡,工具是有限的,關係是有限的,愛剛剛萌芽,原始而不敢逾越自然,但也因為原始而更傾向創造神話。我們落下手印,可能因為虔敬,也可能因為爭辯,或者一個美麗的誓言。船是我們的直覺,鹿是我們的愛人。撲朔迷離的語言,關於那些岩畫,將成為一個又一個遙遠的謎,在更多的考古隊伍到來之前,靜靜毀壞。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