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兩性異言堂】<戀愛字慰>愛情中的 零食和正餐

2011/03/20 06:00

文‧圖/水瓶鯨魚

文‧圖/水瓶鯨魚

她不愛吃零食,特別是甜品。

情人節,朋友送的一盒情義巧克力,擱在冰箱早凍成冰球;半年前,同事到家裡拜訪帶來的洋芋片,至今完封如初;去巴黎、東京旅行,女朋友們看見櫥窗裡精緻的法式點心、和果子、草莓香蕉船和抹茶冰淇淋,如同發現鑽石般驚聲尖叫,她只想著哪家咖啡廳可以免費續杯。

究竟什麼時候開始不吃零食?她真的不記得了。

過年回老家,媽媽取笑她小時候為了街角雜貨店那些玻璃罐裡醃漬的零食,從老爸的皮夾偷了十元;遇見初戀男友,男友仍記得她總是把餅乾屑撒滿地毯;老同學則對她某一年天天搭巴士特別去買炭烤口味、起司、辣椒口味的爆米花,印象深刻;當然,她也曾收過追求她的男人送的華麗糖果禮盒,並為此而興奮不已。

回頭想想,青春期的她確實喜歡過一些零食,比如公館的爆米花、師大路的泡芙、百貨公司的軟糖,包括森永牛奶糖、滋露巧克力、可樂果蠶豆酥、義美花生夾心酥等等,不,她不僅是喜歡而是瘋狂迷戀。應該沒有人熱愛爆米花,是一年365天風雨無阻搭巴士去購買吧?也沒有人吃滋露巧克力,是天天吃的。

這種瘋狂的行為,如同熱戀一樣,一段時間後,可能半年或一年,她再也不碰同樣的零食。

究竟什麼時候開始不吃零食?真的,真的,不記得了。

前天,收到好友的喜糖,是個漂亮的木盒,裡面有各式浪漫的玫瑰紙袋包裝的餅乾和糖果,好友特別打電話來叮嚀,語氣撒嬌:「不准妳轉送別人喔,要吃了,才能分享愛情好運。」

她笑了,這個40歲終於結婚的女性好友,還天真地相信喜糖可分享好運啊?

就在這一瞬間,她頓時醒悟,會不會當她不再莽撞地容易一頭栽進戀愛裡、不再相信和戀愛和婚姻是同路、不再期望承諾和永遠……她才開始不吃零食,莫名熱衷起正餐?

換句話說,婚姻是正餐,情人是零食。

顯然,她這些年的感情狀態都屬於「零食」,聽得甜言蜜語,抱得溫暖依偎,享得感官歡愉,卻從未填飽過寂寞心靈……因此,潛意識拒絕零食、渴望正餐,少油少糖少鹽,一頓健康溫飽的美味正餐。

這理論並不準確,倘若愛情難以奢求甜蜜又溫飽,何苦因輿論委屈?飲食卻可自主安排,於是,她選擇—單身的人,再寂寞,也得先取悅自己,無論嗜酸嫌辣、厭零食衷正餐。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