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廢核救家園〉輻射牛 吃了沒問題?

2011/07/31 06:00

(圖/妞兒)

文/劉黎兒

(圖/歐新社)

作者序:

311日本震災、海嘯發生,但更淒慘的是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福島核災,善後需要百年,至少數十萬人無法重返家園。

我喜愛的福島乃至周邊城市景色雖依然鳥語花香,但全遭輻射污染,無法住人、接近,連250公里外的東京生活也為之變色,輻射能的恐怖是透明、看不見的,輻射物質毒性數十萬年不滅,造成「福島喪失」,但至少福島人還有別處可逃,我因此想到關於核電至少有兩項「世界一」的家鄉台灣,讓神經超粗的我,不再自然醒過。

台灣是全球唯一把核電建在30公里圈有500萬人口的地方(世界第一高人口密度核電),以及數十年來把毒性一億倍的用過燃料棒全擠在簡陋的燃料池裡(世界第一高燃料棒密度的燃料池),隨時引發核災也不足為奇,311後,多位日本專家當面警告我「台灣或許是下一個最可能發生核災的地方」,而且台灣不僅會是「台北喪失」,更是「台灣喪失」,值得嗎?或許我們一起了解核災真相、探索核電本質後就找到更明確的答案吧!

Q:報導說有兩千多頭輻射牛的肉流到市場上去,吃了對健康有害嗎?現在日本人吃東西跟311核災之前有什麼不同呢?

A:的確現在測出許多福島牛含輻射物質的銫,甚至達4350貝克/公斤,接近日本所謂暫定基準的9倍,牛肉遭輻射污染不足為奇,讓日本國民震撼的是,原以為至少在市面流通的食品不會超標,但並非如此,今後更不知道要吃什麼了。

日本在核災後,福島周邊幾縣及太平洋岸都遭到污染,日本政府無力全面賠償,只好讓農家在污染的土壤繼續播種,或讓漁民繼續捕魚,為了讓這樣的食品能在市面流通,把容許基準大為提高,稱為「暫定基準」像水或牛奶等含銫限度從1貝克/公斤提高到200,超過美國的0.1或WHO的5很多,肉、蛋、魚或蔬菜是500,魚類含碘限度還提高到2000;而且有些超標牛奶混到普通牛奶等,以降低輻射值,或在福島抓的魚改在宮城、千葉上岸,這在以前是偽裝產地的犯罪行為,但日本政府只好睜隻眼閉隻眼。

安全基準一下提高幾百倍,早就不安全了,許多主婦都努力去尋找關西或九州等地的食材。

雖然日本政府說超標銫牛每天吃也沒什麼了不起,問題是每天要吃的不只牛肉,還要吃到許多高標或輻射混合、產地偽裝食品,或要呼吸高輻射劑量空氣,怎麼會對健康沒害?銫本身或許危害不大,但含銫就表示含有其他難測棘手的輻射物質如鍶等,會長期積體內,造成病變;輻射污染是不會當場死人,而是數年後才發病致癌,因此日本政府老不負責任地說「當下對健康無害!」

(編按:日本核災造成的影響有多大?我們邀請了旅日作家劉黎兒以系列報導方式,從生活的角度讓國人見識到核災影響之巨,小小一個台灣,又如何能承受萬一發生核災的後果……)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