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同言無忌〉最終回:人生多美麗

2011/08/02 06:00

文/開心幫幫主

同志不是山寨版的「假男假女」。一位父親為了女兒在超商偷竊水彩顏料而被捕,有許多社會善心人士伸出援手,但是這位父親卻婉謝了各界的捐款,理由是:他不想女兒被貼上「貧窮」的標籤,而遭受同學異樣的眼光。

貧窮並不可恥,所以真正可怕的,正是那能殺人於無形的「標籤」。同樣是害怕被貼標籤,所以大多數同志也都不敢以真面目示人,彷彿只要被人發現自己是同性戀,立刻就會成為山寨版的假男假女。同志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證明自己仍可以是「無印良品」呢?

「要不要出櫃」除了和個人的意願及抗壓性有關外,更和同志的家庭或所處環境諸多牽連,所以我不覺得每位同志都有出櫃的可能,但是,我卻希望同志能盡最大的努力做各種嘗試。

有一位讀者憤憤不平地問我:「我們的愛為什麼要在異鄉開花結果?」我給他的答覆是:選擇到異地生活並不單單只有經濟因素,還包括當事人是否甘於離開舒適的家,因此,「為什麼」其實不重要,重點應該是那些人都願意付出離鄉背井的代價,而去追求屬於自己的人生。

試著讓家人知道自己的同志身分,或是想盡辦法和家人溝通自己不婚的想法,雖然不一定成功,但是,你真的努力過,並且也願意做某些犧牲嗎?

比無家可歸更慘的「有家歸不得」。同志不是「無家可歸」的孤兒,但多半會有一種「有家歸不得」的不堪心境:就為了害怕讓父母傷心、絕望,甚至感到羞恥,所以許多同志寧可選擇以假面目及謊言和家人共處。這應該不是所謂「甘於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父母所樂見的。因此,如果孩子一直是你最在意的寶貝,他們的表現也始終讓你感到驕傲,那麼,他們是不是同志又有什麼差別呢?

懇請所有的同志父母,請不要讓你的同志子女視回家為畏途,更請在他們因社會壓力感到不安時,能成為他們永遠的守護天使,因為,同志子女必須有父母的支持,才有可能獲得美麗的人生。(系列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