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說書Speaking of Books】 西索弄堂獵書場 - 下

2011/09/19 06:00

納塔莉.葛露絲汀因為喜愛玩撲克,進而蒐藏並販售此類絕版書,它們也成了她專精的主題之一。

文.圖片提供◎鍾芳玲

西索弄堂18號書商Peter Ellis經營的古舊書店頗為大眾化,書種從文學到旅遊到歷史,書價從昂貴到便宜,任君挑選。

我在弄堂中碰到另一個活動力十足的書商是「金斯波羅書店」(Goldsboro Books)的大衛.海德利(David Headley),海德利大學時代經常與同校的書友丹紐.葛登(Daniel Gedeon)參加自己心儀作者的新書發布會並獲得作者親筆簽名本,兩人早在1997年就合夥在網路上開始賣一些多餘的副本,結果出奇地好,1999年以「金斯波羅」為名,正式成立公司,一開始營業額就可達兩萬英鎊,生意愈做大後,他們2002年在西索弄堂開起了實體書店,專賣作者簽名的首版書(signed first editions),這是我看過唯一以此為主題的書店。他們今年初才從7號遷移到23與25號,收益與營業場所都同時變大了。

納塔莉.葛露絲汀的書店像是一個藝廊,牆上掛的巨幅黑白照,是以拍世界盃撲克大賽聞名的攝影師Ulvis Alberts的作品;地上那張則是一位變裝皇后的影像。

「金斯波羅」買賣的簽名本多半是精裝本小說,偵探推理類又是其中的大宗,雖然店中不時會出現類似007系列小說作者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或是謀殺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首版簽名本,但畢竟這些作家早已作古,所流通的簽名本少之又少,許多動輒上千或上萬英鎊,幾乎不是一般人所能垂涎者;「金斯波羅」因此把重心放在現世作家,他們積極與出版社和作者建立關係,取得作者的首版簽名本,並常態在書店中辦新書發表與簽售,事前不僅利用臉書、推特、電郵等宣傳活動並辦預購,事後還把現場錄製的影片放上YouTube網站,他們也透過eBay、Abebooks.com等著名網站賣書,同時還鼓勵讀者成為書店會員,只要連續三個月購買他們的每月推薦書,就能永久享購書優待;在如此多元的運作下,一本他們看好的書,往往能賣五百到一千冊,很多時候他們一家店所賣書的冊數竟然超過英國最大連鎖書店「水石」所有分店的總和,如此的驚人紀錄不得不讓出版社與作者對此書店刮目相看,甚至專門為他們發行獨家限量版本。例如麥克米倫公司(Macmillan Children’s Books)出版的少年福爾摩斯系列(Young Sherlock Holmes),原本只打算印平裝本,但「金斯波羅」與出版社協商,每集發行五百冊編號精裝本,並由作者安竺.連恩(Andrew Lane)一一簽名,全數透過他們的書店銷售。

「史多利」有上萬種的版畫,陳列於1號、3號兩個店面與地下室,戶外的減價攤總是吸引路人駐足。

「金斯波羅」以一家獨立小書店,居然可以左右出版社(往往是知名又大型)的重要出版決策,這也是我個人不曾碰過的罕見案例。海德利對我說,獨立書店必得找到自己的利基,替書創造附加價值,否則怎樣也拚不過大型的連鎖店或亞馬遜,海德利的觀點與做法何嘗不適用於其他的行業呢?

西索弄堂27號書商Stephen Poole所經營的書店,有著一般古舊書店罕見的清爽與整齊。

由於對書的敏銳,海德利在2008年又自己成立版權代理公司,以發掘一些他認為有才氣、有潛力的小說家為主,但一些知名度高的作家(例如著作等身的Paul Doherty)因為信服他的能力,也把作品轉交他代理;書店主人身兼版權代理人,這又是一個特例。

「金斯波羅書店」專賣作者簽名的首版精裝書,店主大衛.海德利在偵探推理類書區貼著「犯罪現場,請勿進入」的趣味封條。

弄堂中其他古舊書店幾乎都是以店主人的全名或姓氏為名號,反應了這個行業偏向個體戶經營,講求的是自我風格。例如12號的Paul J. Hilton、 18 號的Peter Ellis、27 號的Stephen Poole、4號的 Tindley & Chapman(兩位合夥人)、7 號的Unsworth’s Booksellers(一對夫妻),這些人全都有二十年以上的書業經驗,由於他們經手的是絕版書,每個人又各有其偏好與強項,所以每家店的書種都不同,彼此互補又共生,逛這些書店自然過癮得多,不會像去以賣新書為主的連鎖書店,所見之書都一個樣兒。

古書店漂亮寶貝

雖然沒有前述這些前輩們資深,但去年6月才正式在弄堂開業的22號的納塔莉.葛露絲汀(Natalie Galustian)進入古書業也超過十年,三十七歲的她,是個漂亮寶貝,古舊書行業女性本就少,面貌姣好者更少,納塔莉正是少數中的少數。她曾在倫敦一家高檔的古書店工作五年,之後五年則自立門戶,在家經營,基本上她以服務熟識的客戶為主,替他們尋覓蒐藏或送禮的絕版書,賺取仲介的佣金;雖然這種方式頗自由,但她卻很懷念在店中與各方來客的互動,因而決定在弄堂開店,如此一來,她也可以藉助書店的內部空間與大片的櫥窗展示一些她四處蒐來的有趣書籍,吸引來客的目光,並進而上門詢問、購買。

納塔莉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主題書展,例如她開幕時的特展主題是「撲克與賭博」,由於玩撲克牌是她的嗜好,因此留心這方面的書,近三百本展出的書是她前後五年所蒐藏,甚至規定這批書不單賣,想要就得全買,納塔莉說這些書集中一起才更能彰顯趣味,也能看出撲克的發展史,她一開始就沒打算把它們拆散,並堅信總有欣賞的買家出現。

果然四個月後,一個撲克玩家經過她的店,買下了整批書。整批販售的方式當然只能偶一為之,納塔莉隨後推出的其他主題蒐藏,例如雞尾酒與食譜、早期同性戀小說等,都能零買。從這些變換的主題看得出納塔莉不屬於那種中規中矩的書商,把書店填滿書就是,她喜歡玩一些創意,把書店當成藝廊般經營,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弄堂裡兩端正巧各有一家賣老版畫的店,但兩家店的風格卻迥異。在東邊的「史多利」(Storey’s Ltd)盤據了1號與3號兩個店面,這家店的名號早先屬於1934年在此開古書店的書商Harold T. Storey,他的兒子Norman Storey後來接棒。1984年一位出版商Ted Kingswood 買下此店,之後也傳給兒子Tim Kingswood,經營方向則由古書轉為老版畫與地圖。「史多利」宛如一個精巧的小型博物館,多達一萬五千種的物件依主題、區域、年代或藝術家等類別井井有條放在一樓兩個店面與地下室的開放架櫃中,紅色的牆面成了最佳展示區,另外他們還在店內提供裝裱框的服務。

唐突人物登場

另一頭西邊24號T. Alena Brett也是第二代經營,這家店創立於1977年,緊挨著查靈歌斯路口,有著最顯著的位置,櫥窗上總是貼滿了19世紀末英國週刊《浮華世界》(Vanity Fair)出版的滑稽、嘲諷人像漫畫,觀賞電影《波特小姐》時,很容易從電影中認出這家店的外觀。女主人崔西(Tracey)和她的店一樣讓人印象深刻。記得兩年前有回在弄堂上拍她店外置放的減價攤,她對我高分貝吼著不准拍照,老天,弄堂屬於公共場所,誰知她卻如此激動!幾次經過,看到她常扯著嗓門和客人爭辯。

今年我重訪,有回我見崔西坐在店內,於是隨手翻翻她減價攤上的一些印刷圖像,看完才離開,她就追出來惡狠狠瞪我兩眼,把我翻過的圖像全數往後推整。有一次我下定決心去她店內瞧瞧,室內擁擠得令人侷促,才一進去,她就歇斯底里喃喃自語:「我爸過世了,留下這家店,我得每天忙這忙那,永遠有忙不完的事,……喂、喂,小心!小心!不要亂碰,一次只能看一樣東西,……嗚,我得在店裡等,剛剛羅夫.羅蘭(Ralph Lauren)打電話來要跟我買東西,你知道誰是羅夫.羅蘭嗎?」我當然知道羅夫.羅蘭的大名,我只是不知這位美國服裝設計師是否真的打了電話給她。幾次和崔西接觸總是讓我啼笑皆非,不禁自問是本人運氣太背、兩人八字不合、或此女腦筋有問題?日後和幾位書商談起她,眾人若非苦笑,就是搖頭,要我別在意,她就是那副德性,她父親大概死了十多年,卻總讓人以為她還在服喪期。在文章最後介紹這麼一位唐突的人物出場,似乎太掃興,但世界其實不就是這樣,凡事太過完美就顯得不真實了,西索弄堂這條書街因為有這些形形色色的店與人而異常鮮活。

格蘭.葛林的歡呼

賣書本非賺大錢的行業,經營小書店者多半還是興趣至上,但數十年來,市中心的西索弄堂卻一直壓倒性地由這些小書店主導,主要還是因為擁有這片產業的地主西索家族從先祖開始就一直雅好藝術文化,他們樂於見到弄堂保有書街的樣貌,所以把租金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比起其他周圍商家要低得許多,因而在倫敦如此昂貴的地段,才可能出現如此密集的書店群,造福我等愛書人。

曾在弄堂中開店二十三年(1933-1956)的古書商大衛.樓(David Low)1973年寫了本書業回憶錄《With All Faults》,此書由他的老友、 英國知名作家格蘭.葛林(Graham Greene)作序,葛林寫書也愛藏書,他在序中寫到如果不當作家,他最想從事的就是古舊書業,他並哀歎查靈歌斯路早已不再是他的獵書場,但卻歡呼:「Thank God! Cecil Court remains Cecil Court.」十多年來幾度重返此處,我心中響起的總是這句話:謝天謝地!西索弄堂還是西索弄堂。●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