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章子怡口紅

2006/01/12 06:00

〈眼球全球化〉

◎紀大偉

最近我在藥妝店看見口紅廣告模特兒換成了章子怡。廣告背景是新年一般的大紅色(難道美國人還會想出別的顏色來襯托章子怡嗎?),章手持一把金色折扇,而她的髮型是那種包租婆式(我指《功夫》的最佳女配角)的短鬈髮。

這種藥妝店賣的口紅並不是高級名牌,但之前的口紅模特兒並非等閒:如荷莉貝瑞、茱麗安摩爾都是這類便宜化妝品的代言人。

章子怡一身喜氣洋洋加入這個陣營,也無可厚非。她的主打消費者並不是亞洲人,而是一般美國大眾──如果她能夠讓美國大眾接受亞洲人的身體美學,也是好事一樁(當然,她展現的身體美學是不是亞洲人自己可以認可的,恐怕頗有爭議。)章在這個時節出來當口紅模特兒,應該不是為了過中國新年,而是要為她的藝妓電影造勢。此片是話題電影(話題愈多,對公關愈有利),除了因為改編暢銷書,也因為選角爭議。原書是《藝妓回憶錄》,卻由美國人寫;藝妓不是由日本人演,而是由三名中國女人詮釋。

有人因此詛咒日本人的好機會被外人搶走,也有人歌頌任何人都有詮釋任何題材的自由(學習寫作的人一定聽過一種老話:如果要寫殺人放火題材的小說,根本不必親自經驗殺人放火)。

到底章子怡牽連的這些企業動作到底「對不對」,我看已經引起夠多口水戰(「給日本女人來演是不是比較對勁」之類),在此不擬多說。

我認為仍有其他思索空間:如,思考身體(在此主要指章子怡鞏俐等人的中國女體)和媒體(指電影,小說原著,口紅廣告等等)的關係。媒體如何造就了身體?而身體又如何操弄了媒體?身體和媒體相互牽成,也彼此拖累。托各種媒體的福,章的身體展現在美國老百姓面前──但是,媒體將章的身體重新排列組合剪接包裝之後,美國消費者究竟能看出什麼名堂?同時,托章的福──她的身體也是一種媒體──她像一張分類廣告,各種工商小啟在她身上爭先閃亮;像股市看板,各類股票像跑馬燈在她身上穿梭。

在眼花撩亂之際,消費者只好乖乖買下一根口紅,聊以自慰,以為藉此購買行為就熬過了炮火齊發的身體和媒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