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廢核救家園〉人工輻射比自然輻射毒多了

2011/10/23 06:00

文/劉黎兒

Q:我看到有人在說核電放出的輻射線不算什麼,自然界原本也存在許多輻射線,甚至還說香港環境輻射值是台北數倍,比核電廠高出好幾倍,這有可能嗎?

A:環境輻射值依地點不同的確不同,同樣香港,地點不同也會不同;而核電廠中,中央控制室跟核電廠外沒兩樣,但在原子爐附近,或核廢棄物旁,也有站幾分鐘就會致命的。

有的地區有花崗岩等,環境輻射值會高點,但幾代下來,居民體質上已適應,雖然自然輻射線並非無害,但跟人工輻射線根本不同的是,生物如人,已耗費數十億年而進化成能與自然輻射線共存,像自然界原本存在不少的自然放射線鉀40,在人體內代謝很快,即使吸收進體內,短期內會排掉,不會濃縮在人體內。

但人工輻射線大多是近數十年才出現的,人體沒基本防備能力,很容易吸收進體內,儲存在很糟的地方如內臟等;人工輻射線中如鍶90、碘129或鈽239等壽命很長,一旦被吸入體內,很難排泄掉,它們在人體內的濃度是環境中濃度的數百萬倍,對人體造成致命的破壞;像甲狀腺癌便是很好的例子,在自然界裡沒有放射性碘,集中濃縮在甲狀腺搞怪。

人工輻射線絕對比自然輻射線毒多了,別相信擁核者宣傳兩者沒兩樣的謊言,他們自己躲人工輻射線躲得遠遠的,被曝的都是可憐的核電工或無辜居民。

核電即使沒發生核災,平時也會放出微量的人工輻射線,美、日、加、德、俄等都有研究顯示,核電廠附近48公里乃至160公里圈的婦女,因此罹患乳癌或兒童罹患血癌(白血症等)、齒癌的機率要高出其他沒核電地區的數倍,而且如果核電停機關門,則致癌率也降低,可見人工輻射線殺傷力有多強,越老的核電放出人工輻射線越多,不關不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