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短篇小說獎得獎者】

2011/11/07 06:00

吳明倫

李桐豪〈非殺人小說〉

連明偉

1975年生。大學念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念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專業畢業。出過兩本書,《絲路分手旅行》和《綁架張愛玲》。現為紅十字會水上安全工作大隊救生員和游泳教練。

擬雀

寫作態度:

張耀仁

日前上野外救生課,考水結、平結等六繩結測試,我五分二十秒,全班最低。登錄成績時,老師聽到分數叫了出來:「五分?!」她的臉失望且訝異、又同情又鄙夷,我太熟悉那表情了,在考駕訓班、高中體育課、當兵刺槍術課程看過那樣的表情無數次。我很難過,當下像被甩了一巴掌,眼窩和臉頰燙燙的。小時候碰到這種狀況會自責自卑,但現在我懂得自嘲:「沒辦法,我唯一會的結就是腦筋打結。」然後,大家就笑了出來。我必須搞笑,因為不搞笑,在那個當下就會哭出來了。寫東西,也是這樣的。

李桐豪

吳明倫〈湊陣〉

馬景珊

1980年生於嘉義市,興大外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現代與傳統劇本曾四度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9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得主。新作為國立國光劇團《霸王別姬—─尋找失落的午後》。最近想嘗試歌仔戲編劇。

寫作態度:

寫劇本的習慣使然,我喜歡在寫作時就把觀眾放在我的心裡,不是為了討好,而是出於尊重。寫小說時也是一樣,盡量友善地以我的直白路線讓讀者了解我的想法。比起寫小說,我更常是一名讀者,我有「在小說中找真實,在散文中找虛假」的癖好,自勉在我的小說中寫下的都是真實的感情。

馬景珊〈楓江水埕〉

1962年生,暱稱馬三。台北市人,從小住過台灣頭、尾及中塊,目前暫居南台灣。四十而惑才進入東吳哲學系,無畢業。喜歡天空,因此得過幾次文學獎。2011年出版小說《三個永遠》。

寫作態度:

小時我喜歡爬牆,總能神遣靈躍地越過牆堵──誰知,那竟會是人生橫逆阻絕的一種預告與摹傚。後來,是我走進了層欄疊柵的高牆裡,受圄在迫仄的空間中,面對一望無際的無聊與恐懼。我想起小時爬牆的經驗,也試著提筆重返時光現場,卻意外又置身到那段恣意越堵的童靈時光中──小小地說一說。我若不變回童靈,斷不得成為一個越堵者。

連明偉〈大魚〉

1983年生,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東華大學創英所,曾任職菲律賓華文教師。目前正進行自娛娛人的電影劇本創作。

寫作態度:

去世的爺爺替我留下了一株金棗樹,每天晨跑回來,我便拿著剪刀替結實纍纍的果樹修剪,並摘下一些果子,浸茶。茶清香,如宋詞。大部分的時間我隱於市,思索一些可能無關痛癢的問題,繼續拿著剪刀修剪屋旁的果樹。我不像金棗樹有力,根可抓地,葉可擋風,可是希望有那麼一天,當人們匱乏時,我細瘦的枝幹已經準備好承接果子的重量。

張耀仁〈鼠日子〉

1975年生,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任教於政治大學、世新大學、淡江大學等校。作品曾入選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短篇小說曾由中華民國筆會英譯。著有短篇小說集《親愛練習》、《之後》。部落格「用一個故事來換」。

寫作態度:

多尼多尼.喬巴決心幫助蒙其.D.魯夫成為海賊王的當下,暗自賭誓著:「即使要我成為真正的怪物,我也在所不惜!」那彷彿長久以來不知該拿小說怎麼辦的,反反覆覆的恐懼與憤怒。恐懼於我能否相信怪物,以及憤怒於為何怪物不是我?但我始終記得羅羅亞.索隆的一句話:「苦難算什麼,我就是喜歡走在修羅之路上!」確確實實,苦難不算什麼,我會一直一直走在「如何怪物」與「何如怪物」之路上。

擬雀〈門神〉

1963年生,本名黃淑真。台大社研所碩士畢,曾留學德國。擔任過旅遊、翻譯等工作。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推薦獎等。

寫作態度:

當一天終了,快要進入夢鄉的時候,我好像經過某個地方回來。醒來之後,我想要再去那個地方。思念行於文句前的「未知」──猶如面對著無止境的大海,渴望自己不僅僅是停留在岸邊。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