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人36計〉鬥魚少年腦衝動

2011/11/14 06:00

文/呂政達

爸爸帶兒子去遊樂園,看著兒子在雲霄飛車上放開手,歇斯底里又吼又叫,已足夠讓爸媽感到眩暈,難道青少年就喜歡高度刺激,腦部對危險反應遲鈍,表現躁進、衝動,無法抵抗誘惑嗎?

青少年為什麼都衝動?發展心理學家指著父母的鼻子說:「別忘記你也是這樣過來的。」不過,我們還可從進化的觀點尋求答案。如果青少年躁動、惱人的特質本身會造成生存危機(譬如,青少年死亡原因第一名總是開快車出車禍),為什麼沒有給物競天擇的機制給淘汰掉,為什麼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安排了這段鬥魚年華?

從前的教育學者主張,把青少年教養成「小大人」(young adult)是最好的方式,現在卻發現,人的腦要比我們所知的,花費更多時間才能發育成熟。有90%的腦在6歲時已固定下來,但另外關於更精細的情緒連結整合和理性判斷決策這部分,卻在青少年時期重新「鑄模」。1990年代,美國國家衛生機構研究了100名青少年的腦部發育,發現從12歲到25歲間,腦部會進行大規模的重組。青少年的腦裡,管控表現、錯誤、計畫和持續專注的那部分,還沒有全部長好。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精神分析教授Beatriz Luna找來兒童、十多歲青少年和二十多歲的青年3組人,要他們看一個類似電玩的螢幕,但指令是「紅光出現時不要看」,結果青少年這一組最難做到,因為看紅光本身就是個「冒險誘惑」,青少年較難抗拒。另有個研究提到,喜歡刺激和冒險,在15歲左右達到高峰,然後逐漸下滑。

但是,如果爸媽不在旁阻止、導引,任憑青少年從事高風險刺激的活動(包括碰毒品,也是很刺激的),只說因為他們腦部未發育好,這是適當的教養政策嗎?其實,態度溫和但原則堅定,與青少年孩子保持情感維繫,但允許他們有獨立發展空間,是有效的教養。有位教育學者說過:「傳給青少年的知識,來自父母學習認識世界運作時,自己曾有過的掙扎,那就會是終生受用,最好的知識。」

父母可以把衝動的青少年都當作問題,以為阻止衝動就是為他們好,但彼此關係可能就此打死結。如果當作是青少年腦部適應世界的過程,或許更可解開父母們心中的大疑問。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