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婆媳過招〉婆媳相處 化冰馬拉松

2011/12/06 06:00

圖/陳佳蕙

兩個女人,一個臉上結著霜、一個心中滿是委屈,隔著看似很近卻其實無比遙遠的餐桌……

圖/陳佳蕙

〈積極逆轉〉媳婦也是服務業

文/小媳婦

20年前從高中畢業以來,我一直在服務業的領域工作,不管是從事餐廳吧檯、飯店櫃檯或是線上遊戲業客服,總能讓客人帶著好心情離去,即使是怒氣沖天前來討公道的線上遊戲玩家也不例外。

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對於跟別人相處溝通有極大的自信,而這樣的自信卻在8年前我結婚後,跟公婆相處的生活點滴之間,慢慢消逝。

兩個家庭背景完全不同,價值觀南轅北轍,我明白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但是老人家不這麼認為,總是拿他們二、三十年前的經驗,把我的想法貶得一文不值。尤其是在我生了小孩之後,開口就是批評我們帶小孩的方法不對、不好,卻忘了當初自己孩子在襁褓時,他們並沒有親自扶養過,搶著要帶孫女卻連換尿布都會前後穿反。

除此之外,從小就看著媽媽辛苦帶大三姊弟的我,身為長女,總希望自己能盡力幫忙家裡,起碼不要造成媽媽的麻煩,所以本人個性一向非常的獨立自主。而分別當過大公司主管及小學老師的公婆,他們老是把我當下屬跟小學生指揮,命令的口氣和態度也令人格外無法忍受。明明就已經用盡力氣做好一個媳婦該做的事,怎麼兩老還是只給我59分?

<重新出發>先生支持 不鑽牛角尖

在我心情低落、眼淚流乾,懷疑結婚可能是錯誤決定的時候,老公貼心的站在我這邊支持我,讓我有再試試看的力量。如果對於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都有耐性去了解他們的需求或不滿在哪裡,為什麼公婆就不行?

於是我先客觀的觀察,他們的態度是針對我,還是對兒子、晚輩都一樣?還有他們堅持的數十年前的經驗,是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管道接受新知?

發現公婆並不是針對我,讓我著實鬆了一口氣,也忍住不在他們說教當下堅持己見,但可能會附上一句:不過看報上/電視新聞/學者專家有另一種說法是如何如何。

另外多跟他們聊天,聽聽他們的過去、也聊聊自己的過去,重新認識彼此,公婆也能了解我獨立的個性並不是叛逆;也可趁此時說說其他長輩、朋友的生活觀或經驗談,而不是用爭論的方式硬要老人家把觀念改過來。

年節時送個小小禮物、天候突變時一個電話問候、買東西時多問一句需不需要等事,還是一直持續的做。

當然人不可能馬上就轉性,不過日久見功,聽到外人稱讚孫女兒教得好,會露出微笑;當我提出其他想法,雖不會馬上贊同,但會想一想過一陣子再跟我說;出門別人以為我跟婆婆是母女,而最令我驚訝的是婆婆親口告訴我,我說的話公公聽得進去!原來媳婦也是服務業啊!

〈尚待努力〉婆媳獨處 餐桌結凍

文/安梨

她和婆婆的關係,就如同南極和北極,永遠不會有交集。

她實在不喜歡,不喜歡這樣的關係和氣氛,曾想盡力改善,也試過很多次,但都無疾而終。婆婆臉上的霜,當媳婦的永遠融化不了,大家都在欺騙自己,心裏都很清楚,只是不肯承認。

婆婆像刀一樣的眼神,只要輕輕一掃,就足以讓人不寒而慄,只要她的眉頭小皺一下,嘴巴發出一聲「嘖」的聲音,她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婆婆講的話永遠帶著刺,總是句句刺人,「這魚我看八成不新鮮,妳買的是便宜貨吧!」「別老在那邊想利用妳先生了,先生上班這麼累,還找他晚上去散步,要散步自己去呀,一心只會想著要利用人。」

剛開始,婆婆的冷言冷語經常讓她傷心,但是後來她釋懷了,如果不學會解放自己,應該沒法生活下去,婆婆誇張的表達方法,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講話模式,沒有人可以忍受,三個媳婦在她眼中沒一個合格,一個太笨、一個太懶、一個她根本就不想提,所以這樣也無所謂了。

不過,最難忍耐的是先生出差、孩子留校的那些頓晚餐,兩個女人,一個臉上結著霜,一個心中滿是委屈,隔著看似很近卻其實無比遙遠的餐桌,她想打破僵局強說著話,婆婆總愛理不理地回她:「妳管別人那麼多事幹嘛呀,做好做人最基本的事就好了,吃一頓飯那麼多話。」反正說什麼都不對,沒有了先生和孩子的潤滑,結冰的關係瞬間現出原形。

一頓無言的晚餐,一頓讓人想轉身就逃的晚餐,在昏暗的燈光下,她的眼淚只能往肚子吞,雖然只是隔著一張餐桌的距離,但近在眼前的婆婆是不可能明瞭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