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發條冷笑話

2006/01/26 06:00

〈眼球全球化〉

◎紀大偉

《追殺比爾》呈現冷笑話:它向其他電影致意。它的開頭來自邵氏電影,而一身黃色勁裝的女主角是李小龍的化身(同類黃衣人物在《少林足球》也可發現)。借用文學術語,這就是「文本互涉」的趣味:《追殺比爾》這個文本(作品)「涉/射」到別的文本。

後來聽美國學生說,《追殺》其實是在學庫柏利克的古早名片《發條桔子》。我聞之大驚,馬上找《發》重看。記得上一次看《發》時,是在台北電影資料館看的,當年我十八歲,很覺震撼。日前重看, 還是覺得《發》不得了;《發》是幾十年前的電影,卻比當今多數電影更狠。

《發》也充滿文本互涉的冷笑話。有些笑話是我十八歲時認得出來的,如音樂諷刺金凱利和貝多芬,這很明顯,就不多說了。多年之後重看此片,我又發現一些新的冷笑話。當男主角去唱片行釣馬子時,唱片行竟然展售《2001年太空漫遊》(這也是庫柏利克的名作)。當男主角上報時, 報上出現「博杰斯」的名字──《發》正改編自博杰斯這位作家的小說。

但對我來說冷得刺骨的笑話在於《發》的「視覺痛感」療程部分。一般人花錢看電影, 求個爽, 也就是「視覺快感」;而《發》卻呈現專家學者如何利用電影激發男主角的「視覺痛感」,讓他一看見電影中的色情暴力就感到痛苦,於是便讓這個不良少年改邪歸正。此療程早就在影史留名,不必我多談;有些人以電療讓同性戀者「變回異性戀」,也是出於同樣道理。

男主角究竟看了什麼影片,使得他對於色情暴力變得極度反感?他被迫看了許多暴力色情片,而最讓他痛苦的影片── 諷刺的是──卻是《發》整部電影之中,音樂畫面最肅穆詳和的片段。這個片段取自歌頌納粹的政宣片《意志的勝利》。

呈現希特勒的畫面渲染愛國情操,冰清玉潔,看起來就像任何國家拍的宣導片一模一樣,卻讓男主角看得生不如死。

為什麼莊敬愛國宣導片卻讓人想死? 男主角是因為《意志的勝利》和納粹有關才不想活,還是因為該畫面的愛國美學而受不了?他究竟看見了什麼暴力?難道,最可怕的暴力,就是看不見的?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