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你是孩子的壓力鍋嗎?

2012/01/03 06:00

圖/鍾淑婷

青少年門診常見許多焦急或生氣的父母帶著氣憤或退縮的孩子來求診,爸媽總是會問:「他為什麼會這樣?」……

圖/鍾淑婷

〈情緒會反彈〉別再念了 孩子會爆炸

文/沁

國中三年級的翔翔坐在電機前開心的看著卡通,媽媽從廚房叫他趕緊去洗澡、準備吃飯,翔翔依舊沒起身。媽媽生氣的說:「還在看,基測都快到了,你還有時間看電視?」只見翔翔生氣的將電視關掉,「碰」的一聲用力關上浴室的門。

飯後翔翔回房溫習功課,但媽媽卻聽見房裡傳來搖滾樂,她悄悄的走到房門口,看見翔翔隨著音樂搖動的背影,又是一陣怒火大聲說:「你是在聽音樂還是做功課?要考試了你知道嗎?」翔翔站起來又是「碰」一聲用力關上房門,而音樂更大聲了。這情況像連續劇般幾乎天天上演,甚至愈演愈烈。

某個周末下午,媽媽見翔翔還在睡,沒好氣的對著他說:「電腦玩那麼晚,讀書都沒那麼用功,現在竟然睡到不知道要起來念書……。」翔翔用棉被把頭矇住繼續睡。吃晚飯時間仍不見翔翔起床吃飯,媽媽氣急敗壞的到房間叫他,可是翔翔卻不在,媽媽打手機不通,爸爸媽媽先不以為意,但是時間愈來愈晚仍不見人影。爸爸媽媽開始擔心並到處尋找。

11點多,翔翔由同學陪同、攙扶回來了,因為他醉了。同學離開後,媽媽激動的「破口大罵」,沒想到此時孩子近距離的站到媽媽面前,如同憤怒的獅子般「啊」的吼叫。媽媽呆住了!

青少年門診常見許多焦急或生氣的父母帶著氣憤或退縮的孩子來求診,他們所敘述的情形大多如同上述。爸媽總是會問:「他為什麼會這樣?」

青少年因賀爾蒙作用,身體迅速成長、變化,外貌亦有所改變,而這些改變皆會影響人際關係,再加上課業壓力與日劇增,情緒起伏大且易怒,部分孩子則以自殘方式表現;家長若發現孩子的情緒或行為表現已開始有改變,如:易怒、愁眉苦臉、失眠、退縮,甚至身上經常出現小傷口,不妨與老師聯繫,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形;另一方面關心的「問」一下孩子「最近還好嗎?」、「有沒有什麼事想告訴我?」必要時可請教專家甚至醫師 (如青少年門診),一同協助孩子、陪伴他們度過「辛苦又精采」的青少年期。

「防範於未然」,千萬不要讓「少年維特的煩惱」爆炸,造成彼此終生遺憾。(作者為護理師)

〈身體吃不消〉念書超時 上課比上班累

文/ Rhine

住家對面恰好是一家國中小補習班,平常傍晚四、五點,陸續會有學童放學到補習班裡接續學校的課業學習。平常八點學童陸續回家,遇到段考、期末考,補習班則會加班開課到十點,六日也得去上課。

有天外出九點回到家,剛好補習班下課,家長陸續來接送。A媽媽問起B媽媽:「今天怎麼這麼晚才來接孩子?」B媽媽回答:「孩子回家根本不會做功課,不是躺著休息就是在玩,所以我想多讓他留補習班半個小時也好,至少他還會做功課。」

聽聞此言,我真替現在的孩子感到可憐,平常早上七、八點就得到校學習,晚上又到補習班加課,回到家都累了,想休息玩耍還被媽媽叨念謾罵。正值好奇心旺盛、正在探索世界的孩子,其他的嗜好、興趣、活動都成為取得漂亮成績的絆腳石而被禁止,課業與成績幾乎是他生活的全部似的!

一般上班族工作回家後,不也都喜歡躺在沙發休息、看看電視,從事與工作不相干的事情嗎?大人上班超過十個小時都不免咳聲嘆氣、叫苦連天,說自己的生活品質不好、被壓榨等等,卻要求孩子得把全副精力放在「學業」上,每天超時學習課本上的學業超過十小時,也沒週休二日,這不是比超工時的台灣勞工更加可憐?

大家需要休閒時間、培養嗜好、學習才藝、外出旅行,或是宅在家裡以平衡上班的壓力,而學童們又何嘗不是呢?如果孩子也得到補習班加班到八九點,那麼當他下課的時候,就讓他好好休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陪陪他聊天講話、分享彼此生活裡的片段……,只剩下一兩小時的相處時光,接著就是睡覺迎接明天的早晨,何不放下對孩子課業擔憂的心情,珍惜這鎮日忙碌剩餘的點滴時光,與孩子好好地相處,別再增加孩子的壓力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