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尾班車的終站

2012/02/29 06:00

◎庄腳人

今年農曆過年,是歷年來最嚴酷的寒冷,年歲已老、除夕前夜筆者最親密的同學因病往生的悲傷等,諸多不如意的心情致使春節假期一直待在家裡。在家中除了接聽若干賀年電話外,也無所事事,因而胡思亂想:往生的同學與我相差沒幾歲,為何走得這麼急?不禁聯想到,自己這把年紀已然坐上人生的尾(末)班車,只是不知何時會到達終點站。

人生本來有生就有死,這是自古以來必然的因果,唯有長短之別而已。要是我的父親還在世,今年已是一百三十歲,母親則是一百二十五歲。筆者的先祖從唐山來台的第一代祖公是二百八十二歲,祖先來台至今已傳下十一代,而我是第六代,但第六代的男性包括我,僅剩兩個人在世。在此要特別提的是,筆者的族親從第一代到第十一代的男性名字、出生年月日及往生日期皆清清楚楚,唯獨第一代及第二代女性的名字及生卒年月日則是闕如,這可以佐證台灣「有唐山公,沒唐山媽」的俗諺。

另外,我的族親除了因工作或經營事業他遷以外,絕大多數族親自第一代到第十一代都居住在同一地號,因原來各族親所建的四合院屋厝極度雜亂,如果不幸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進入滅火,並因建地是共有土地,各人的所有土地未經分割鑑界管理,致使各人房屋所占基地與自己書面所持面積不相符,這種情況將來必會種下後代子孫紛爭與不解的禍根,幸好幾經協議,終獲得各族親的同意,依都市更新法令改建完成,諸多族親已陸續搬遷居住,解決後患。

我的第一代祖先五十歲就往生,如果以二十歲時來台的年齡計算,迄今已有二百六十一年。這二百多年來所往生的無數先祖都採用土葬,土葬經過數年就必須開棺撿骨,再請地理師看風水擇地埋葬,故每逢清明節必須到遠近不同墓地去掃墓,還由於敦親睦鄰之故,清明節當天中午都要聚餐。正因掃墓必須前往散在各處的墓地,常會延誤清明聚餐時間,以致時常引起族親間不少怨言。

因此筆者提議,可否考慮建立一座「祖塔」,將分散在各地墳墓的「骨罈」挖出、集中放在祖塔裡。此一提議,有人贊成,也有人反對而有爭議,幸因經過二年多的勸說,終於達成協議並興建族親祖塔竣工,然而因「骨罈」體積較大也較占位置,一段時間之後,祖塔已爆滿無法容納後續的骨罈,祖塔的所在位置又是公有土地,還要辦理土地重劃,依法必須遷移,那時為解決骨罈的容納問題,就趁遷建時,提議將骨罈內骨頭加以火化成「灰」,改放在骨灰罈中,並擴大遷建祖塔規模,來解決後續骨灰進塔的難題,並規定每一個骨灰罈進塔只收三千元的維護費。

今年酷寒的過年,因無聊而聯想到族親當前的居住問題,與將來往生也無須掛念無葬身之地的憂慮,也自覺能安心、隨時得以到達尾(末)班車的終站。●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