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家庭診療室〉想念文學院 又難捨家人期望

2012/02/29 06:00

Q:我今年升高三,父母為醫護人員,他們都希望我考醫學院以後當醫生。姊姊已遵從母命考進台大護理系,我卻很想進文學院成為一個作家,我一向喜歡閱讀想要創作。

雖然父母說尊重我的意願,但卻常念男子漢要能獨立,賺錢養家,寫作能維持溫飽就偷笑了,我覺得被奚落,心中也矛盾,又想順從他們的期望,也想要自由創作,真不知該如何走我的人生?

心理諮商專家/林蕙瑛

A:你小小年紀就能替自己想又顧慮到父母的期望,是個細心體貼有感情的年輕人,的確具有作家的特質。

如果你也對醫學有興趣,也願意濟世救人,則攻讀醫學與學習創作兩者可以不相牴觸。事實上兩個領域可以互補並強化彼此,科學與人文是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人的身上的。台灣有不少名醫,有的是業餘音樂家,也有成為名作家或名歌手的,台灣也有位著名大提琴家,大學念的是法律,也考上律師執照。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可以有第二專長或多種專長。

人的潛能是無可限量的,但是要有適當的環境、機會及自我覺察,潛能才得以發揮。建議你到學校諮商中心做職業性向測驗及社會興趣測驗,多了解自己,並做生涯諮商,獲得多點資訊,才確定你是否對醫學有興趣,倘若就讀醫學院,你也可以去選修或旁聽文學院的課程,並私底下練習寫作及投稿,兩個領域的學習可以豐富你的學識與內涵。

倘若你發現自己真的對醫學沒興趣,當然就不要勉強,還是去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吧!

不論你選擇哪一科系,坦誠地與父母溝通,讓他們知道你曾躊躇過、考慮過,還接受過生涯諮商,因此更明白自己要走的路,也希望獲得父母的鼓勵與支持。

(家庭、親子間若有任何難解的習題,歡迎讀者將問題email至family@libertytimes.com.tw,主旨上請註明「家庭診療室」,專家林蕙瑛將在版上為各位解答。)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