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買之傳奇

2006/02/08 06:00

◎李幼新 圖◎吳孟芸

幼年,他迷戀杏仁露的異香。台灣沒有杏樹,吃不到杏子,哪來的杏仁啊?爸媽認定是人造的、化學的,搞不好有毒。後來,進口的杏仁糖應該假不了。只是,能買到杏仁果,又何必花大錢在杏仁「糖」上?畢竟台灣產糖的啊!爸媽納悶,怎麼外國杏仁一點都不像中國杏仁,形狀、顏色、味道都不對。他常聽說,媽媽幼年在江蘇鄉下吃完杏子的果肉,敲開果核,把裡面瓜子肉般的白杏仁廉價賣給中藥舖,杏仁名貴,要等媽媽到了上海,方才知曉,方才明瞭。他常困惑,杏仁/杏仁果的英文名字怎麼完全沒有提到跟杏子的牽扯,跟杏樹的淵源?直到翻查法文字典才見端倪。杏子(法文abricot/apricot)是杏樹(法文abricotier)的果實,杏仁果(法文amande/英文almond)是杏仁果樹(amandier)的堅果,顯然分屬兩種不同的植物。原來,瓜子肉般的中國白杏仁根本非關almand,英文應該稱為apricot kernel,從食品包裝到翻譯小說都錯了。

那麼,這些年來他買過這麼多杏仁果,根本不是杏仁,還當成杏仁吃下去,豈不被愚弄了?彷彿愛錯了人……朋友說只要好吃、吃得高興,管它去!不過,他也活該,杏仁果明明沒有那種人工化學杏仁露的芬芳,他還一路陷下去。只是,居然要靠仿製品的氣味來檢驗杏仁本尊的真偽,來辨識杏仁果不是杏仁,有多荒謬啊?青春期,他去舊書攤買電影雜誌,日本的、美國的、法國的。為的是買明星,要的是奧黛麗赫本、伊麗莎白泰勒、亞蘭德倫……那些俊男美女的照片,卻順便見識到書中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費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安東尼奧尼的《蝕》構圖奇詭的劇照,讓他電影沒看就神往多年。歲月流逝,方向居然逆轉,往後他為了研究這些大師導演去買書、去看電影,卻賺到了俊男美女,譬如,雷奈《穆里愛》裡的讓-巴普提斯特.狄艾黑、費里尼《愛情神話》裡的海拉姆.凱勒……為了看明星,看文學名著搬上銀幕,去那種買一張票映兩部片的廉價電影院。常常,要看的那部不怎麼樣,不怎麼想看的B級片無論西部、冒險、恐佈、警匪卻可能是蒙塵的佳作。有多少次,他只為了讀一篇文章去買一份報紙。原先他看中楊德昌《海灘的一天》把普魯斯特/喬哀思文學、雷奈/費里尼電影的意識流帶進台灣電影中,李昂的文章卻洞見楊德昌女性主義的省思。對他來說,是買李昂賺楊德昌。水晶有篇論述分析張愛玲文章提到哪家店的麵怎樣美味但她也只是把湯逼乾了,水晶強調張愛玲的高明是字句精簡節制不像一般人補上「麵一口也沒吃」的多此一舉廢話贅語。買水晶賺張愛玲,這讓他終身受用不盡。小時候被他爸爸罵「小共產黨」,青春期被他舅舅向他父母警告說他像「台獨」,他買報紙題材並不侷限藝文,倒是買社會運動的陳俊志賺到文學才華的陳俊志。小劇場的門票則是看陳梅毛賺張碩修、看魏瑛娟賺王嘉明。看鴻鴻電影賺到的是張小虹、黎煥雄與台灣當代小劇場群像。

無緣近距離看麻雀。有一年他買了四隻。有隻下「唇」(喙)畸形的麻雀逃出籠外,屋裡東西堆積如山,他追不到,找不著。第二天中午這隻麻雀竟然主動到他床前輕輕把他咬醒。他懂了,是要他幫忙把牠帶進鳥兒們的房間回到同伴們身邊。

他吃素。台灣的吉野家還賣馬鈴薯沙拉、台灣的麥當勞還賣馬鈴薯濃湯的年代,有一夜他跟媽媽在吉野家,來了一大票穿了麥當勞制服的員工。他逗弄人家:「啊!你們麥當勞的食物有毒!」否則幹嘛集體投奔吉野家?另一夜,另一間麥當勞,他跟著一群超級影痴在揀選一批大師電影的錄影帶,這個要買雷奈、費里尼,那個中意高達、安東尼奧尼、彼得.葛林納威,還有人鍾情楊德昌、王家衛。從來就沒有這麼多人盤據一個角落這麼久的。其他顧客困惑訝異,嚇得店長以為這夥人鬼鬼祟祟在搞毒品交易,再不走就要報警……少年時代,他去雜貨店買一種很輕的東西。店家問他要買多少?他自以為很少:「只要一斤。」對方說哪有買這麼多的?用不完,放久了不大好。那誠實那體貼,讓他往後總是優先去那間店購物。2005年11月28日回家途中,他在板橋自由路藥房前的攤位幫媽媽買點熱食。

店主看他在塞得又滿又亂的背包翻來摸去拿不到錢,勸他下次順路補來無妨。他表示還要去別家買別的東西,錢找不出來不方便。店主竟然要拿兩百元借他。他哪裡肯?揚言要買很多東西,隨口拋出一句:「這哪裡夠?」他非要找到不可,不料對方竟又多添幾張鈔票要給他應急……直到29歲,他都沒看過男孩子的身體。於是,百般掙扎,鼓起勇氣買春:去找男妓。同樣是要男孩子的身體,別人無論男女大概都是買觸覺,唯獨他是買視覺。事後,他那些異性戀的男性朋友跟他說其實要看男孩子的身體不難,根本不必用買的,何況「買」本身就是不對的。聽得他眼睛一亮,乾脆順水推舟央託看看對方的裸體。那位朋友年輕英挺,身材修長,才華洋溢,見解非凡。他原本以為對方不肯,又怕人家以為他心理變態甚至傷到友誼,不料朋友倒是大方,只是……他哪裡知道對方身體開過刀動過手術,連奶頭都移過位置。這讓他不知所措,感到罪孽深重,內疚不已。「不必買」比「花錢買」更難堪。

很多人都知道1979年8月21日以來跟他相伴的鸚鵡、1996年12月1日加進來的鵪鶉都對他一往情深、永愛不渝。每當熟人生客問說鳥兒們是多少錢買來的,他都覺得好蠢。真愛哪裡是用買的?他的鸚鵡、他的鵪鶉,對他來說是無價的,他永遠屬於她們。1992年3月23日晚上他在路上撿到的小白文鳥為他犧牲奉獻,又哪裡是錢可以買到的呢?他也常常「被買」。每寫一本書,出版以後,他就像男妓在賣,等著人家來買。他那兩本書,《關於雷/費里尼/電影的二三事》與《男同性戀電影》,一本是把雷奈與費里尼的電影男同性戀化,另一本是把男同性戀電影給雷奈化、費里尼化。像是同一本書的兩個章節,書名迥異竟讓他被買/賣出差別待遇。他寫過一本名叫《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的書。有一年,台灣一位發行藝術電影的錄影帶公司老闆,把他的書當成選片指南,買進巴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與《索多瑪120天》,卻不理會他當場大力推薦的楊秋的《私惡公善》與馬卡維耶夫的《甜蜜電影》,理由是他書中沒寫過。對方只相信他的書,不相信他的人;寧可把他的過去照單全收,也不接納他現在可能的進步、調整與自我超越。這是他「男妓生涯」中最難堪的一次買賣,讓他恨透了他的書,更恨死了他自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