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凝視與詮釋

2006/02/15 06:00

編輯室報告:影像的魅力無遠弗屆,更映照出內心世界。媒體人/作家馮光遠以其獨特的視角,透過黑白顯影,捕捉浮生片刻;八位作家則以後來者的眼光,駐賞同一幅風景,在凝視與詮釋之中,辯證已經出現。

攝影◎馮光遠

街角一模糊人影

◎雷驤

男人走過街角,瀝青路正在轉彎,下水道的水泥蓋板也描述同一景況。

這男人扭轉臉,想弄明白是怎麼回事。他還來不及因應「攝影」這件事而重新安排自己的姿形(我們通常被看的時候,免不了如此),他步履的慣性變不了,於是這「偶遇」、這永不重現的「機緣」被凝定下來……他的容貌原可以很莊肅──想像坐在氣派的辦公桌後邊;或者穿起西服上裝與家人微笑並立在豪華吊燈底下。但此刻卻握著兩杯速食忙忙地走,像獸叼起食物急馳過荒野。 ●


下到地鐵月台的樓梯

◎紀蔚然

自認紐約通的人常會對初來乍到的遊客說︰「紐約不好玩,很好住。」對菜鳥而言,紐約千奇百怪的事物──尤其是粗魯賤嘴的當地人──大蘋果之行無異是震撼教育,直到多去幾次,甚或住上一段時日,不知不覺融入見怪不怪的周遭,使自己也成為馬戲景觀之一後,他才可以過來人的口吻告訴心悸的初遊者︰「紐約不好玩,很好住。」熟悉了地鐵,你就熟悉了紐約。地上千奇百怪,地下鬼魅魍魎,牆上與車廂滿布著末世graffiti,來自冥域的天書,月台上失魂的歌手彈著吉他吟唱「我是石頭,我是孤島」,一旁等車的人都是石頭,個個孤島,清一色沒有表情的表情。不管是穿著名貴的,抑或有得穿就好的,一旦進入地鐵任誰都成了zombies,the living dead,等待穿梭怪獸的吞吐,直到活死人走上台階喜獲重生。

紐約的地鐵不能住,很好玩,君不見照片裡來自地底深淵那道強光正向你召喚,橫樑上「To all trains」意指「To all trans-formations」,下去吧,有天書可讀,有歌可聽,有騷味可聞,還可看到zombies在報紙尋覓自己訃文的奇觀。 ●


即將掉落的鞋子

◎小野

他可不像那些躺在沙灘上嬉戲的人那麼興致勃勃,或許他只想坐一下吹吹海風。

偏偏有人丟了一隻鞋子上來,讓他有了一些期待。

或許還會有下一隻鞋子,或許那個鞋子的主人會爬上來,或許會發生一些什麼有趣一點的事。

結果,就真的只有這樣一隻搖搖欲墜的破鞋子。

還散發著淡淡的腳臭味。

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著看看它會不會跌落下去。

好像人生。 ●


飛機三連作

◎羅智成

隨著飛機的降落,飛機在跑道上的影子愈來愈大,我從狹窄的窗口望出去,不禁好奇地想:那時,坐在這裡拍下這三張照片的光遠,到底在想些什麼,或捕捉到什麼趣味呢?不止在這樣的時刻,離開飛機,離開照片時,我仍會盯著他那永遠充滿著歉意的幽默眼神,想:什麼字眼可以把他和我之間的差異表達出來呢?我想到的是「反高潮的美學」。光遠太低調,太壓抑了!基於某種人道主義的道德感,他總是站在平均值上來享受「一個」「人類」「應該」擁有的歡喜、樂趣與美感,凡事都從「只分享60億分之一」的立場來期待,或滿足。那是一種極端反「掠奪」的人生觀。我有機會再談。所幸,他高感度的美學雷達在低限、寫實的生活素材中,仍可搜索到剛好夠用的美感經驗。剛剛好,只夠一人份的美感經驗…… ●


住宅區行走的老人

◎阮慶岳

這個老人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

他的臉是那麼寂寞。可是他的襯衫與外套,卻竟然是同樣的花紋,露出一種百合般精心的講究。他望著地面,好像正在想著什麼,或是什麼都不想。背後兩棟同樣孤伶伶的房子,一個被日光打亮,一個還罩在黯影裡。

從反向行駛車子、搖下的車窗看出去,觀者成了匆匆而逝的異途過客,無意中瞥見某個清晨路上,真實、荒蕪也孤獨的生命之神,偶然坦露的短暫面目。

老人讓我想到《裸體午餐》的William Burroughs。

都有隱著什麼惡意的僧侶神情,以及依舊在對抗死亡還是上帝,那種絕不屈服的骨架姿勢。

就只能……繼續移動著生命,在宿定必然寂寞的路上。 ●


Woodside車站上空飛機

◎蔡珠兒

怎麼會這樣看?這是狗的視角,一隻歪著頭的大狗。

陸地和天空互相撕扯,離別和抵達正在格鬥,飛機被方向騎劫了,路牌奮力舉臂,要把那笨鳥捉回。

管它滿天張力,地心悠悠啣住平行線,一路流瀉下去,不交錯不沾連不牽絆,無有罣礙恐怖,只讓雲片在時間裡鑲出留白。

惟有顛倒才能夢想,歪頭才能正視,在狗的視角裡,我不小心瞥見人生。 ●


車子窗外老人及摩托車騎士

◎張惠菁

有三種時間在這張照片裡。

第一層時間屬於那個看不見臉孔的、車裡的人。

第二層時間是摩托車上的兩個人。

第三層時間,佝僂行走的老人。(從他彎腰的角度看,他是不是正拖曳著什麼?也許是一部兩輪拖車?)自從人類發明輪子這東西以來,在行走與奔跑之外的另一種時間被創造了。

然後人類又繼續在輪子上附加各種機械,裝置,發明推進的動力。每創造一種新的速度,新的移動方式,也就割裂出一種時間區劃來。從前所有人都隸屬於一種共同的時間,後來大家開始分別進入馬車、自行車、汽車、火車,或是飛機、太空梭的時間。

光遠拍照的這一瞬息,有三種層次的時間重疊在一面車窗裡。

鏡頭張望的所在,三種歧異的人生。他們或許過去不曾有過、未來也不會有交集。許多這樣的視角,在城市裡生成。在你沒注意到的時候,已經交會又失散。 ●


老人站在帳棚外

◎柯裕棻

老人站在小路打彎的地方,張望著臨時搭建的白棚子,鐵網子隔開他們,也隔開了浪跡天涯的旅途和顛簸。臨時搭建的棚子讓這裡充滿了不安定的猶豫,是那種隨時要撤得一乾二淨,馬上就要人去樓空的感覺。

但是老人讓一切安穩了下來,他的西裝和皮鞋、眼鏡和帽子加重了他的整體存在,他那穩當的背影看上去彷彿才剛剛到似的,雙手插在口袋裡,好整以暇地看風景。整個風景凝縮成他微傾的姿勢。

他在這轉彎處像是一個波赫士的小說效果。是別人的中途,是他的瞬間。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