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國際啄木學會與啄木

2012/05/09 06:00

國際啄木學會與啄木

◎林水福 圖◎歐笠嵬

以近代日本作家為名成立的國際學會有二,一是以大家熟悉的芥川龍之介(Akutagawa Ryunosuke,1892-1927)為名的國際芥川龍之介學會,二是以石川啄木(Ishikawa Takuboku,1886-1912)為名的國際啄木學會。後者成立於1989年,比前者早。

相較於芥川龍之介,啄木在國內,是比較陌生的名字。我想主要原因在於翻譯少。啄木一生留下和歌、小說、評論、日記、隨筆,而以和歌、評論見長,偏偏這兩者就翻譯或出版市場而言,都是比較不討好的。

在日本,啄木的知名度相當高,依飛鳥勝幸〈教科書中的啄木短歌〉論文指出,平成十五年等二個年度,各種高中教科書選入的和歌數以啄木居冠,有三十六首之多(其餘,依多寡順序為齋藤茂吉、與謝野晶子、北原白秋、若山牧水、寺山修司、正岡子規、近藤芳美、俵万智、河野裕子)。《國文學》雜誌數次以啄木為主題製作專輯,相關的研究專書,每年有幾本問世。

打破傳統取材日常的和歌

1886年出生於盛岡市的啄木,小學成績優異,有神童之稱。十五歲開始創作和歌,投稿。中學四年級時考試作弊,被處分,自動退學。之後埋頭於寫作,思以寫作立身處世。一度到東京,希望能闖出一片天地,不果,回到盛岡。1907年到北海道,短短不到一年時間,住過函館、札幌、小樽、釧路,當過小學代課教員、校對、記者。由於對《釧路新聞》主筆的不滿與割捨不了的「東京夢」,1908年再次上京。之後一直到1912年逝世為止,未曾回過故鄉,因此而有漂泊詩人之稱。

到目前為止,啄木作品被翻成的外語有,中文、韓文、法文、西班牙、英文、葡萄牙、芬蘭文等,其中,翻譯最多、最受歡迎的是他的和歌。

其實,他生前只出版過一本名為《一握之砂》的和歌集。至於另一詩集《悲傷的玩具》還是死後才出版的。依我個人淺見,啄木作品能受到世界各國矚目,被翻譯成許多外文,與國際啄木學會的努力當然有關係;不過,最重要的因素還在於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和歌,也就是上述的二本詩集。

就和歌史而言,啄木的和歌打破傳統框架,取材自日常生活。

日本和歌集最早的《萬葉集》(759年?)質樸有力,撼動人心。平安朝的第一部敕撰集《古今和歌集》(905年)多用修辭,溫柔婉約,充分表現貴族豪華而優雅的氣息,樹立了和歌的「典範」,之後雖有多部和歌問世,亦各有特長,然始終未脫離《古今和歌集》的「典範」。久而久之,大部分和歌往往流於形式,徒有骨架而無血肉。另一方面,枕詞、雙關語等修辭,和使用古語,造成閱讀上的困難,遑論欣賞。因此,傳統和歌止於研究者之間的「學術研究」對象,一般庶民敬而遠之。

藉創作流瀉對故鄉的懷念

啄木擺脫傳統的修辭,以「現代」日語書寫,內容以日常生活為主,因此,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例如,生活困頓,雖努力而無結果的〈工作〉(註:原文無題,為行文方便,筆者依內容加上題目。以下同。)

「工作工作/再工作生活依然困苦/唯有凝視雙手」

「凝視雙手」,意謂著雙手多麼無力呀!所有無奈、辛酸。凝聚在這凝視雙手的動作上。另一首〈脫手套〉:「脫手套的手突然停下來/怎麼了/有回憶掠過心頭」。

這樣的情景,你我應該都有過吧!〈無生命之砂〉:「無生命之砂的悲哀呀/沙拉沙拉地/一握緊就從指尖滑落」,寫砂子的悲哀,其實就是寫作者自己的悲哀。某種東西,想抓住它卻像砂子從指間滑落一般!啄木和歌另一吸引力,我想是對故鄉的無限懷念。啄木自從1908年離開故鄉之後,一直到逝世為止,無緣回故鄉。因此,把思鄉的心思化為一首首和歌,藉以抒懷。例如〈鄉音〉:「鄉音令人懷念呀/到停車場的人群裡/聽聽那鄉音」。那時交通不像現在這麼便利,在東京要聽到東北地方的鄉音,最方便的就是到上野車站,那裡可以聽到從四面八方來的鄉音。〈杜鵑〉:「離開故鄉已五年/如今臥病在床/杜鵑啼聲入夢來」。不僅鄉音令人懷念,故鄉的一草一木,就連鳥叫聲也懷念呀!〈故鄉的山川〉:「總之澀民村讓人懷念呀/回憶中的山巒/回憶中的河川」,故鄉的岩手山與北上川常在啄木的夢魂裡縈繞。另一首〈故鄉〉:「面對故鄉的山巒/我無言/故鄉的山巒令人感激」,只要面對故鄉的山巒,心中就充滿感激之情。

其實,這些懷鄉作品,都寫於東京,是一種在作品中「達成」願望的補償作用。

1912年啄木因肺結核辭世,畫下短短的二十七年生涯;然而「其生有涯」,而文學的影響力無限。繼1991年於淡江大學,2002年於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今年國際啄木學會會長望月善次(盛岡大學校長)第三次跨海把啄木的「歌聲」帶到台灣來,5月12日於台灣大學舉辦國際啄木學會,有演講、朗誦、發表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