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卡波提與採訪

2006/02/27 06:00

◎鍾芳玲

刀筆解剖白蘭度

卡波提是一位厲害的採訪者。他一再表示,為了能讓受訪者撤除心防、侃侃而談,他採訪時絕對不使用干擾人的筆記本、錄音機,也因此他才可能在堪薩斯州進行諸多訪談,寫出《冷血》這本書。影片《卡波提:冷血告白》裡很忠實地描繪出他如此奇特的採訪方式,並說他能記下百分之九十四的對話內容,(他對某雜誌甚至誇說百分之九十七)。此外,他的採訪高招之一,就是先向受訪者吐露個人心事或祕密,如此對方就會跟著推心置腹。仗著絕佳的記憶力以及獨特的採訪技巧,卡波提寫出許多精采的人物採訪。

1 9 5 7年初馬龍.白蘭度在日本京都拍攝《櫻花戀》(Sayonara),卡波提為了採訪拍片情況,特別走訪京都,偏偏導演不讓他到現場,也不希望他報導。神祕、重隱私的白蘭度看他大老遠趕來,且因兩人在紐約碰過幾次面,因此禮貌上請他到下榻旅館的房間晚餐,心想隨便就可以把這小子打發掉,誰知這頓飯從七點半拖過午夜,兩人把酒言歡。卡波提事後提到,他回到自己的旅館後,連續十六個小時把白蘭度的談話記錄下來,三個月後再回過來修訂內容。

這個長篇報導在十一月刊登,內文除了描述白蘭度漫不經心、自尊又自卑、疏離、陰鬱、善變、有點虐待狂的性格外,還首度披露母親酗酒對他的影響。原來狡猾的卡波提在晚餐時設下陷阱,故意先向白蘭度訴苦,還說自己的母親有酗酒的毛病,白蘭度為了安慰他,竟對他交心起來,包括說自己拍《櫻花戀》不過是為了錢,把賺的錢用在他自己的獨立製片公司,言詞間還流露出對導演和影片的不屑。白蘭度看到文章後咆哮道:「那混帳王八蛋,把一些我告訴他不能寫的談話全都登出來了,我要宰了他!」據說這篇被喻為對白蘭度進行「活體解剖」的報導,讓白蘭度有近二十年的時間不接受深度訪談。

一個漂亮的小孩

另有篇〈一個漂亮的小孩〉(A Beautiful Child),記載1955年某天他與瑪莉蓮.夢露會面的對話,更是人物特寫的經典。通篇文章不僅把夢露天真率直、缺凡自信、情緒化、無厘頭、有點傻大姐的氣息表露無疑,而且顯出卡波提機伶、滑頭、風趣的一面。兩人像姊妹淘似的聊些八卦(卡波提的同性戀身分,讓他易於和女性結為密友),從影劇圈到性生活、從前夫狄馬吉歐(Joe DiMaggio; 棒球明星)到男友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劇作家,後與夢露結婚又離婚),我是從頭笑到尾讀完這篇具喜感的報導,我幾乎可以看到夢露時而咯咯咯發笑、時而蹙眉咬指甲的景緻,她發出的一些口頭禪「fuck you」、「Oh gush」、 「you bastard」, 讓我覺得這些字眼竟然可以如此的性感好聽,也難怪卡波提要說她是「一個漂亮的小孩」。

只不過可疑的是,這篇稿子寫於1979年,事隔四分之一世紀,卡波提居然能如此清楚地記下這些對話 (別忘了他是從不用筆記本和錄音帶),即便他有超強的記憶力,我不禁懷疑到底真實性有幾分?加油添醋的成分又有多少?畢竟他的誇張是出了名。無論如何,你必須得佩服他的人物採訪報導生動又有趣,他的文字比起一般影像更能逼真地刻畫出人格特質,因此當我看到攝影收藏家Lothar Schirmer 在1995、2001年主編出版白蘭度和瑪夢露的兩本攝影集,都選用卡波提早年所寫的報導作為引言時,我一點也不訝異。

卡波提也是一個厲害的受訪者。由於他很了解採訪者要什麼,所以知道如何餵養、主導記者,再加上他又特會說,因此看他接受記者訪問是一大享受,就像在欣賞一場秀,絕無冷場,不少訪談錄都收集成冊。他曾表示自己最愛聊天,如果要他在「說」和「寫」兩者間取其一,他真的會不知如何是好!正如傑出的音樂家,能把一個個音符譜出動人的樂章,卡波提自負地說道:「我向來知道自己有本事把一堆文字朝空中丟去,而它們將會恰到好處地落下來。我是語意的帕格尼尼。」不論是書寫或口說,他確實能把文字玩得很漂亮! ●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