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廢核救家園〉校園高輻射劑量 莘莘學子被曝

2012/08/20 06:00

文/劉黎兒

Q:朋友的孩子考上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前身為核工系),但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在清大輻射生物館測到輻射污染高達2.6微西弗/小時,做為媽媽的她擔心對孩子有不良影響,這個數值有什麼意義嗎?

A:這當然是嚴重超標的環境,清華大學不應該長年放置這樣的輻射污染環境不管,想到長年來多少莘莘學子被曝,就很不忍心;而且想到台灣關於核電或輻射管理都是由如此藐視輻射傷害的核工教育出來的人在操盤,就會全身顫抖、冒冷汗。

台灣接受ICRP(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對核電國家的勸告,依法而把每個人每年輻射被曝忍受基準訂定在1毫西弗,1毫西弗應該是0.11微西弗/小時,方儉也把測量過程影片公布在網路上,清大輻生環境超標二十幾倍。

清大曾發函給相關媒體表示,該館輻射劑量不如方儉所測的那麼高,他們自己測是「只有1.6微西弗/小時」,但即使是清大自己承認的數字也超標十幾倍,今年4月遭指出後,也不當一回事,長年對於該處高輻射污染狀態,未依照「輻射防護法」規定辦理,都是觸犯放逸放射線而導致公共危險,是有刑責的。

清大輻射生物館的輻射污染肇因於1970年,最初是1971年畢業的數學系在1988年的同學會發現該班多人罹患白血病,而且血液裡是核災或核彈爆炸才會有的群發性「雙中節染色體」,開始調查遭輻射曝照問題,才為世間所知,也才知道1970年曾將遭污染源銫137及遭污染物品、部分建物,都埋在其後人文社科院附近乾溝;1978年輻射生物館興建時,工人在此乾溝調水泥,讓污染擴大,後來雖然打掉遭污染部分,但污染依然擴大,1985年時,污染的水泥、土壤增加2200桶。

雖然1990年清大聲稱已經除污完畢,但其實沒徹底清理,清大教授鄭華生在退休後,道出長年遭隱蔽的部分真相;銫137的半衰期是30年,現在過了3、40年的結果,居然還超標20幾倍,這麼多年來不知道已經傷害多少年輕學子,教職員也必然有人受害而不知情。

輻射物質不滅,清大當然應立即在全校做精準的殘存輻射污染檢測,立即除卻輻射污染,否則台灣父母誰放心讓自己的孩子去清大就讀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