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洛杉磯傳真】 無意義的人生

2012/08/22 06:00

◎王丹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這是很多人會問的哲學命題。可是有些哲人,其實認為人生是無意義的。

在叔本華看來,人生本質上是無意義的,因而是令人絕望的。我們有希望,其實那只是一種幻覺。人生猶如一本書,每一頁翻過去都是空白的。是人的本能讓我們在這樣的無意義中繼續生活,而生活中唯一真實的東西,就是苦難。叔本華做為一個悲觀主義者,試圖從藝術中找到靈魂的避難所。

接下來談論人生的無意義的是尼采,不過比起叔本華的悲觀來,尼采多了一些悲壯的積極。他認為無意義的世界,才是英雄得以施展的世界,因為真正的英雄,需要在無意義中創造出意義來。他向上帝挑戰,其實挑戰的是無意義的命運,他不甘心被無意義打敗,於是決定把自己的生存變成意義本身。

曾經被佛洛伊德看做是接班人,然後又決裂的心理學大師榮格,同樣認為人生是無意義的。與前兩位不同,他更多的是從人與外界的關係來看人生的無意義。眾所周知,榮格的主要貢獻之一,是提出了性格內向和外向的概念,即內向者需要獨處的時間,外向者在人群中感覺最好。而在他看來,孤獨才是人生的本質,而人生則因為這種孤獨而顯得沒有意義。

他認為,現代人是孤獨的,因為「向著對現代更充分的意識邁出的每一步,都使他更加遠離他原有的由人類群體共同進行的神祕參與,遠離淹沒於共同的無意識之中。每向前邁進一步都意味著同那種包容一切,原始古樸的無意識割裂開來。他只有走到世界的邊緣才是完全現代的,他把所有被拋棄的和落伍的東西丟在了身後,並且承認他站在一片虛無面前。」榮格認為,斷絕了與原型的聯繫導致精神的貧瘠和人生的無意義感。可見,他譴責現代文明帶來的對本性的戕害,把無意義的人生歸咎於現代生活的規律性、單一化和平面化。

其實我要推薦的,是美國當代哲學家艾溫.辛格(Irving Singer)的《我們的迷惘》一書,因為該書對於上述的困惑做了全景式的回顧與分析,有助於我們重新審視過去的哲人在這個問題上的思考。他試圖破解我們關於「意義」的既定認知,從另一個角度討論人生的意義問題。

辛格告訴我們,感受到人生的無意義的,往往都是一些思考者,而不是勞動者,「農民生活艱辛,他們的生命卻健康活潑,他們不去想生活是無意義的。而那些取得了很大成就的人卻在輝煌的那一刻崩潰了,他們感到這一切都極其乏味,他們弄不明白,自己透過艱苦奮鬥所獲得的難道只是內心的無比空虛?」在辛格看來,我們覺得人生無意義,其實是因為我們把「意義」這個東西看得太重要了。我們忘記有很多事情是應當順其自然的,而並不一定能夠在其中尋找出什麼意義。而意義,有些時候變成了一種框架,人把自己框在其中,才會痛苦。

不過,我更想問的問題是:當有些哲人說人生無意義的時候,他們是不是在把他們關於意義的認知當做統一考試的標準答案了呢?●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