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無獎金,有榮耀!
美國國家書評獎揭曉

2006/03/09 06:00

美 新聞焦點

綜合編譯◎羅珊珊

美國國家書評獎(National BookCritics Circle prize)上週五揭曉,達克托羅(E. L. Doctorow)的歷史小說《行軍》(The March)繼二月底公布的美國筆會/福克納小說獎之後,再下一城,獲得本藉美國國家書評獎小說類大獎。

美國國家書評獎是一個由五百位書籍編輯與評論家組成的非營利性組織,至今已擁有三十一年的歷史,得獎者除了肯定與榮耀之外,並不會得到任何實質的獎金。去年的得獎者為瑪麗蓮. 羅賓遜(Marilynne Robinson)的《吉列德》(Gilead)。

曾多次獲得美國其他重要獎項肯定的達克托羅表示,他曾一度質疑所謂的文學獎於文學是否真有助益,後來卻發現一旦自己獲獎,通常也傾向欣然接受。他認為書本在靜默中被書寫,在靜默中被閱讀,獨立思考的寫作者提供了現代社會裡一種深遠溝通的可能性。

其他獎項方面,非小說類得獎的是講述1986年核爆事件的《車諾比爾之聲》,作者為史維拉納.艾力斯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最佳傳記頒給了由凱.博德(K a iBird)和馬丁.謝爾溫(Martin J.Sherwin)合著的《美國普羅米修斯》(American Prometheus),這本關於原子能先鋒J.羅伯歐本海納(J. Robert Oppenheimer)的傳記成書殊為不易,其間甚至經歷兩任編輯退休,最後才終於大作告成。最佳自傳則由法蘭西恩.普莉西絲.葛雷(Francine du Plessix Gray)所著的《他們》(Them)獲得,描寫她的設計師母親及總編輯繼父兩人傑出卻紛紛擾擾的人生。

另外,傑克.吉伯特的《拒絕天堂》(Refusing Heaven)獲得最佳詩集獎。威廉.洛根(W i l l i a mLogan)的詩評集《處女地》(TheUndiscovered Country)則被選為最佳評論類書籍。筆鋒犀利的洛根為文精準毫不留情,為此也得罪了不少詩人,獲知得獎後他還開玩笑說他的詩人妻子還好嫁給了他,逃避了作品被他剖析評論的命運。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