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在家練功〉假笑真笑 都有效

2012/09/17 06:00

當失業惡化,生活感覺越來越苦時,再苦,都不可放棄笑容。(法新社)

文/呂政達

馬龍白蘭度演《教父》角色時,在兩腮塞棉花演老戲,使得他不容易笑,反而更適合黑手黨老大的角色。老年時,發福的馬龍白蘭度在自傳中透露,要保持那種教父的一號表情實在不容易,必須靠道具幫忙。原來,不僅笑需要練習,連不笑也同樣需要。

其實,心理學家早就試過用道具保持笑容的練習,隨後還在實驗中發現,不管是偽裝假笑、強顏歡笑、皮笑肉不笑或是真心開懷,只要顯現笑容就能改變壓力。

美國坎薩斯大學的兩名心理學家就做了這樣的實驗,將169人分成三組,分別是真笑、假笑和沒有笑容三組。如果受試者不能保持笑容,就要他們咬住筷子,用道具輔助,當然,這種笑容的效果,看起來真的是夠假的了。

隨後,這三組人都要接受兩個作業,第一是會造成心理壓力的認知練習;第二,則要他們將手放進冰水,感受到生理的立即壓力。結果有點神奇,心理學家發現,不管是真笑或假笑這兩組人,都比沒有表情這一組,更能夠承受壓力。只要臉上有笑容,遇到身心的壓力,心跳都會比較慢,壓力感較輕。

我們可試著來做這樣的練習,即使沒有什麼特別感到好笑的事,也可練習感受保持笑容後隨著而來的身心變化。

這兩位心理學家發表報告時主張「痛苦呻吟時也要記得笑」(Grin While You Groan),中文成語裡也有句貼切的說法:「苦中作樂」,以前以為這只是一句勵志的話,但現在的學界認為,當我們臉上保持笑容,會影響到神經元,讓大腦發出一個「一切安啦」訊號,讓我們更可以安然承受壓力。

德國哲學家尼采從對民間的狂歡節日考據,提出了著名的「酒神精神」──其實就是日子再怎麼苦,也要狂笑作樂的意思。後來的正向心理學家繼續發揚光大,提出「縱使天塌下來,也要繼續歡笑」的主張,現在我們可以如此的運用:當景氣燈已經連續亮了九個象徵衰退的藍燈,當失業惡化,生活感覺越來越苦時,就當作是我們把手放進冰水裡吧,再苦,都不可放棄笑容。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