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生活大補帖〉照顧家人前 先顧好自己

2012/09/18 06:00

圖/裴小馬

文/王錦萍

圖/裴小馬

台灣的家庭照顧者絕大多數是女性,通常照顧長輩的責任多落在媳婦或女兒身上,這裡的女兒不受已婚、未婚或離婚身分影響,總之做女兒就好像責無旁貸,此現象是台灣社會普遍的事實,就算好奇號登上了火星也一樣。

照顧長輩,長期下來壓力自然大,事實上照顧者和被照顧者都有壓力。

<辛苦了>照顧者壓力 心事誰人知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的心理師呂依真表示,長輩的壓力當然來自疾病、身體老化退化、對未來和死亡的恐懼等等。照顧者的壓力來源就多了:

長輩過度依賴:隨時隨地很細小的事情都找她,有事沒事就說:「我的命就交給妳了。」光聽到這句話,真怕出了什麼小差錯,壓力都上來了。

龐大的、挑戰性的照顧工作:需要日夜抽痰的長輩、需要非常專注照顧的精神病患、經常出狀況的照顧對象,好像必須時時刻刻繃緊,呈現備戰狀態,一顆心從來沒有放下來過。

被照顧者反向表達:不知道是長輩自己要面子,還是想引起注意,每天抱怨、嫌惡,沒一件事看得順眼,照顧者動輒得咎,甚至將他自己過去人生的苦轉嫁在照顧者身上。

其他親人的指教:任何一個親戚回來家裡都能指教,理所當然的做出許多要求,指揮東指揮西,其實全都是風涼話。

照顧工作沒有替手:欲找其他家人幫忙分擔時遇到挫折,每個人的理由都特別多,就算把族譜翻一遍,也找不到人幫忙顧個半天一天,照顧者此時出現共同的感嘆:「與其求你們,不如我自己做比較快。」

錢的部分也容易起衝突,包括日常生活費、醫藥費、營養品、外勞的費用怎麼付。

<個案舉例>家家有苦水 勇於表達

呂依真臨床上遇到過的個案不勝枚舉,其中有一個產生幻覺的婆婆已經快要毀了她的家,她卻怎麼也不肯放手,緊抓著照顧婆婆的全部責任不放。

經過懇談,找尋她心中的枷鎖,究竟是什麼在捆綁自己,後來才發現真正的壓力來自於自己的娘家父母,常年過度灌輸莫名其妙的責任觀念,造成她心中的歉疚感、罪惡感,覺得自己沒得選,人生只能走不得不的路,不讓自己有其他選擇,否則就是不孝、不義、不盡責,於是她寧可生活在痛苦中,也不願意放鬆一點點。

另一個母親則犯了致命傷,趁其他子女回來探視講是非,疑似暗示照顧者在A錢,後來鬧大了,傷了照顧者的心,也分裂了手足,其他子女更少回來探視,媽媽難過、後悔卻也難以彌補。

其實真要說起來,每個家庭都有一籮筐苦水,呂依真認為,歸根究底,辛苦的女人要勇於表達,勇於爭取「自己的生活」。

<專家建議>喘息一下 做得會更好

照顧者的最大困難是難以表達「需要喘息」這件事,呂依真鼓勵大家勇敢一點,沒有什麼叫做「理所當然是我的責任」,要認清「照顧者是一個協助者,而非去替那個受照顧者的人生負責。」

要勇於表達,設下界線,勇於追求自己的生活。她說,人與人之間關係愈親近就沒界線,做自己跟照顧別人不需要二選一,兩者不會衝突,不要說「沒辦法」,只要界線畫出來就一定會找到辦法:「不要鑽牛角尖。」

許多意見大多自以為這麼做對長輩最好,卻忽略了照顧者的能力,其實要讓照顧者更順利的照顧,以當事人的方式去進行才最好,「給她們力量,被照顧者才能得到最大利益。」

呂依真鼓勵照顧者應該「教導」大家如何跟自己互動,自己要懂得述說:「你要什麼就要說出來」,不要自我懷疑,自我否定。

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運用資源:關在家裡和壓力作伴等著自爆,不如找對的人聊一聊,聽些有意義、有幫助的專業見解(並且不擔心後患的),例如照顧者關懷協會的專線0800-580-097。

重視自己的生涯議題:照顧家人不等於停擺自己的人生,不妨回想以前的生活怎麼安排,現在改變了什麼,哪些對自己有滋養的養分應該持續,例如每週固定的運動、打開視野的各種課程、能放鬆自己的休閒消遣、參加外界如關懷協會辦的活動等等。

勇於說不:面對其他家人的指責、要求,有些人選擇不反彈,以為大家應該都懂,「大家都有眼睛啊,應該看得到啊」,於是等待大家懂她,偏偏等不到就愈失落。

<無形繩索>沒有你不行 沒自己更不行

許多照顧者陷入一種迷思,認為「他沒有我不行」,於是不敢和朋友出去吃飯、取消說好的小旅行,斷絕婚喪喜慶等人際生活往來,連出門買個菜都小跑步,唯一的喘息機會居然只剩下倒垃圾那5分鐘。

自己把那條無形的繩子愈束愈緊了。

呂依真說,在照顧工作中,會說「沒有我不行」這句話的人,往往是家裡付出最多,卻也是最不被重視的,尤其發生在較親近的關係裡,「沒有我不行」的心態其實是有脈絡的,仔細檢視,常常照顧者自己的生涯發展、工作或人際關係也許並不順利,照顧者本身生活圈狹窄,全部心力都專注在照顧工作上,沒有自己的生活。

當這麼說的時候,其實是一種溝通的語言,是想得到家人的重視、肯定、稱讚、需要被看見、需要得到感謝。

逐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活吧,他不會沒有你不行,而你沒有自己可不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