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幼兒園上學 寶貝別怕

2012/10/16 06:00

圖/陳佳蕙

進到陌生環境,別說孩子,就算是大人心裡也會感到不安,多給孩子一點適應的時間,他就不會對離家感到恐懼。

圖/陳佳蕙

〈上學篇〉多點熟悉感 離家不心慌

文/白頭翁

隨著孩子即將出世,最近時常向同事請教育兒經驗。

一個剛送兒子去幼稚園的媽媽說,孩子去試讀時,只要自己待在身邊,孩子就能快樂地融入活動中,但她一有離開教室的「企圖」,孩子馬上大哭大鬧,怎樣都不肯放她離開,只好打消送兒子上幼稚園的念頭,她的公婆也覺得等孩子大一點再去讀也沒關係,不過她覺得凡事都依兒子的意不是適當的教養方式。另一個兒女都上高中的同事就把她的經驗和我們一起分享。

1.讓幼稚園和快樂連結:她在兒子到了適合入學的年齡時,就先帶兒子去幼稚園的遊戲區玩(可能要先和園方協調,可用試讀的名義),讓孩子覺得幼稚園是一個可以快樂遊戲的地方,持續一週的時間,並帶他到處逛,熟悉幼稚園的環境,降低進入陌生環境時的恐懼感。

2.和新朋友有互動的機會:幼稚園有活動或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去參與他們的活動,可事先和老師溝通,讓孩子有彼此認識及參與活動的機會,一週的過程中,他就會慢慢習慣和他人互動的方式,並期待隔天再和新朋友見面。

3.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前面的活動可以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行,一週過後又到了去幼稚園的時段,可以問孩子想不想去幼稚園玩,讓孩子覺得去幼稚園是自己的決定,而不是媽媽不要他了。孩子如果想的話,就可以帶他到幼稚園準備開始第一天的生活,媽媽離開時孩子難免有恐懼感,但告知幾點會來接他,加上環境已經熟悉,孩子就比較會有勇氣去克服離家的不安。

進到陌生環境,別說孩子,就算是大人心裡也會感到不安,多給孩子一點適應的時間,他就不會對離家感到恐懼。

〈放學篇〉小小遲到 孩子好不安

文/賴媽媽

寶貝女兒今年滿4歲,該上中班了,從她出生後一直是我親自帶大的,四年多來搬家、出國、生下她的弟弟,每一段過程都有她陪在身邊,她活潑外向同時也體貼善良,雖然擔心上學後可能適應不良,但畢竟是到該放手的時候了。

附幼離家有一小段距離,開車過去也要花上15分鐘,開學前我曾陪她到校園內走走,對於這個新環境並不陌生,知道今天是開學日,她早早就跳下床更衣,背著新書包,雀躍期待的心情全寫在臉上,催促著我和弟弟上車出門,對於上學日的作息,我在一個星期前就不斷的提醒她,不想讓她因為不熟悉而慌張失措,也許是她真的夠大了,對於我的叨念,她總會回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彷彿我的擔憂都是多餘的。

我準時將她送進教室,老師正忙得不可開交,她卻開心地直接走到幾個小朋友旁邊玩了起來,教室內有好幾位家長和我一樣還賴著不走,眼看上課時間就要到了,我依依不捨的抱著弟弟跟她說:「媽媽要帶弟弟回家囉!」她很自然地回答:「媽媽拜拜!」一派輕鬆自在!看她一副小大人的模樣,我也就放心的離開。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幾次按捺不住都有想衝去接她的念頭,年幼的弟弟也和我一樣不習慣,每隔30分鐘就會問我:「姊姊呢?」

終於到了放學的時間,正準備出發時,弟弟卻大便了,這下可好,換尿布洗屁屁,又多耽擱10分鐘。當我終於抱著弟弟走到教室門口時,卻看見女兒緊繃擔心的小臉,發現我們到了,她如釋重負,沒等老師帶她,就飛快的衝過來抱緊我,她沒有哭,但小小的身體微微顫抖。

「怎麼了?上學不是很開心嗎?」我問,她仰起臉,連聲音都在發顫:「我怕妳忘了怎麼開車過來?我怕妳找不到我在哪?」原來我遲到這10分鐘,她心裡多麼忐忑不安,我緊緊抱著她說:「不會的,媽媽絕對不會放下妳一個人的!」

原來分離焦慮我們都感受到了,只是我忘記事先讓她知道接她回家的時間與狀況,才害她失去安全感。沒錯,孩子很容易受周遭環境影響而轉移注意力,也因為如此,就讓粗心的母親如我誤以為孩子已經夠獨立,忽略應該要給她更多安撫與溫暖的擁抱。

其實良好的親密關係反而能使他們安心也充滿信心的融入團體,孩子早晚都要獨立生活的,但重點是讓他學到獨立之外也能與人建立緊密的人際關係,活出自己自信自在的生命,這應該才是為人父母的期望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